秦皇岛新闻网 > 本地 > 文章详情
项目建设看昌黎之园区平台 筑得良巢引凤来
2018-06-13

如果把园区比作气候,那么项目就如同候鸟,哪里的园区环境好,企业和项目就往哪里落。

园区是容纳项目的重要承接平台、产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必须争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昌黎下好招商引资的先手棋,就是从园区建设入手,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园区发展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更高层次地整合园区资源,充分发挥园区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和主引擎功能。

微信图片_20180613100912.jpg

金士酒庄位于我市著名的葡萄酒核心产区,致力于打造集中外葡萄酒文化展示、葡萄酒品鉴、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和国际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度假区,是葡萄酒文化旅游综合业态项目。 记者李铎 通讯员佟德龙摄

定准方向:园区布局科学化

“在过去,项目可以随便摆放,但现在从省、市对项目建设的要求来看,没有园区,项目很难落地。不入园区的项目建设成本高,同样,政府对其管控的成本也很高。”县长赵青英介绍,2016年,借势省级园区改革契机,昌黎县开展全面立体式的园区科学布局。

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昌黎县强化顶层设计研究,突出地域特色,用足用好自身优势,建设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一流园区。

2017年初,昌黎县对原有“四区五园”进行重新划定和整合改革,确定了“一区六园”的园区管理模式。

铺展开手里的昌黎经济开发区规划图,版图内六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园区尽入眼帘,赵青英侃侃道来,一切了然于胸:

中心城区北部,依托特色红酒产业和周边田园文化资源的碣石山片区,着力打造以红酒养生度假为引领的健康型山地旅游目的地;

县域西北角,以安丰、宏兴钢铁企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等主导产业;

中部的空港产业园毗邻北戴河机场和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突出发展生命健康、通用航空、临港贸易三大产业;

中南部的昌黎工业园引进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南部以荒佃庄镇为代表的皮毛产业发展近40年,这里正建设以皮张绿色加工、裘皮服装高端设计加工、时尚展销等为一体的皮毛产业园。

东部,黄金海岸文化旅游产业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国际型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

“产业集群化、要素集聚化、项目园区化、园区标准化”,这是昌黎县抓园区和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

“园区定位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昌黎六个园区发展定位清晰,各有产业特色,对在谈项目,就可以按照项目的产业类型,实施对号入园。”多年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县招商局局长刘丙春深有体会地说。

以动物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的中节环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在今年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单位原本看中了昌黎县石桥营村北的一处荒废地,然而,在县招商局的推荐下,最终落户在了皮毛产业园。

荒佃庄是昌黎毛皮动物养殖核心区,中节环项目需要的生产原料大多产自于此。“从荒佃庄到石桥营,两地相距20多公里,企业生产需要长距离运输原料。项目落户在皮毛产业园,不仅可以减少生产运输成本,也能有效避免粪便废弃物在运输途中的遗撒问题。”刘丙春说,“为皮毛产业循环发展作配套,中节环项目摆放在皮毛产业园是园区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破解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没有特色,意味着缺少竞争力,而无序竞争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县域内的园区定位不明确,园区之间容易互相打架,恶性竞争抢项目。昌黎六大园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错位发展的战略,有效避免了产业重复布局。

聚集要素:“硬件”就得真过硬

位于滦河东岸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是昌黎县的西大门,与滦县一河之隔,是对接唐山的桥头堡。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前身是秦西工业园,2011年就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然而设立多年,就是项目落不了地。究其原因,企业来了,要宽敞的路、平整的土地和相关配套,需要的条件给不了,哪个企业也不会轻易把钱扔在这儿。

可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形象,往往面临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昌黎县也不例外。

政府没有钱怎么办?昌黎县大胆创新,采用“政府+社会资本PPP”运作,与北京碧水源公司、华夏幸福合作,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经过两年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主干道宏兴路已经建成通车。

尝到了这种模式的甜头,接下来循环经济产业园还将携手碧水源公司,启动总投资近5亿元的滦河大街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届时,园区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

有了多年与昌黎工业园区合作的坚实基础,华夏幸福已投资44.76亿元,参与碣石山片区102平方公里的全域旅游规划和开发。他们还正与黄金海岸文化旅游产业园共同研究,开展黄金海岸周边170多家宾疗招单位的资源盘活和设施改造。

破解资金难,昌黎还拿出了“管委会+公司”的办法。他们设立了“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旅游控股有限公司”两个融资平台,六个园区也相应地成立了各自的平台公司。“当前,政府的融资渠道在收紧,走市场化机制就必须给项目搭建一个对接的平台公司。”赵青英介绍。

如今,有了属于自己的平台公司,六个园区的资金实力更强大。当经济开发区需要资金整合的时候,六个平台公司会聚合一起;不需要整合,各园区的平台公司又可以独立地开展融资工作。

除了资金,如何保障项目对土地的需求?昌黎县运用“镇园一体”模式解决园区征地难题。

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谢红光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园区所辖朱各庄镇的镇长。身兼双职以来,他多次参与了园区土地收储和整理工作。“原来征地,园区管委会要与乡镇政府进行沟通,过程烦琐,效率不高。”谢红光深有体会地说,“‘镇园一体’解决了管理体制机制不理顺、资源不能统筹的弊端。如今,项目征地,园区和乡镇能够统筹力量,一起上阵。”

为保障项目用地,昌黎县超前谋划,投入资金4亿元收储土地5000亩。在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情况下,昌黎对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全部予以保障,2017年,共安排用地指标1434.9亩,让园区的承载力大幅提升。

“等项目来了,再收储土地,那时候的收储成本高且难度大,项目开工可能就会一拖再拖。”赵青英说,“土地握在手里,心就不发慌。有了土地作保障,现在任何一个项目说要来昌黎,就能保证让它落户园区。”

以资金、土地、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昌黎县委、县政府发挥创新思维,补齐园区硬件条件的短板,为招商引资搭建优质平台。

高端规划:做就要做精品

硬件上抓基础,软件上抓规划。为高水平建设一流产业园区,提升开发水平和发展质量,昌黎县各园区实施了一系列放眼长远、一流高端的规划设计。

循环经济产业园需要扩区,便请来北京亚泰都会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参与过雄安新区环评的河北省环境科学院,为37.69平方公里的园区编制了新版总体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新的总体规划充分结合了园区“产城融合”的理念,把昌黎最大的支柱钢铁企业纳入园区管理,为其储备2.94平方公里的钢铁转型升级配套区,满足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完备的园区规划环评为区内项目编制环评也提供基础支撑。“园区大环评是项目小环评的前提,园区大环评具备了,项目入园做小环评就更容易、更有效率。”谢红光告诉记者。

以往的园区建设往往是先修出一条路,项目沿着道路摆放。最大弊端就是不同类的项目混在一起,杂乱发展,不利于同一类产业的聚集。空港产业园设立之初,就邀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水平设计团队,以新理念编制园区起步区详细规划。

空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杨学兵曾在县规划局工作多年,他说:“现在空港园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就像一个大棋盘,把区域地块画成了一个个方格,项目根据性质和需求来摆放。不同地块内全部是同一类型的产业项目,就能产生聚集效应,形成完善的功能区。”

78岁的克里斯蒂安·德·鲍赞巴克曾连续两次登临碣石山,这位曾为多个国际知名建筑做过设计的法国人,获得过有“建筑界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这次,鲍赞巴克要为碣石山片区内干红小镇的音乐酒庄做建筑设计。站在碣石山上,他感叹地说:“我要为酒庄打造一个精品建筑,作为我人生最后一个作品!”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艺术酒庄,昌黎邀请国际六大顶级设计大师的规划团队先后十多次深入碣石山片区进行实地调研。“园区从规划源头就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全域旅游思维引领新时期碣石山片区发展。”碣石山片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迅说。

目前,碣石山片区前期的规划设计投入8000多万元。昌黎始终相信:只有一流的园区规划,才能引来并聚集一批一流的项目。

备齐了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安评等软件,昌黎各园区真正实现了“多规合一”,为项目顺利入驻创造必要条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昌黎经济开发区内新开工建设项目14个,其中9个项目于当年建成投产。

2018年,昌黎县计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386亿元。

园区为平台,要素作保障,在昌黎,“一区六园”筑巢引凤效应正逐步显现。

记者手记:

在更高的舞台上起舞

在对昌黎县各级各部门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昌黎的园区建设既符合地区实际,又立足长远。

除了对园区和项目建设表现出了热切的渴望和期盼外,昌黎县委、县政府还不乏对自身发展的冷静思考,并深谙我们现在有什么,眼前还缺什么,当下最想要什么。

现在有的,是多年来特色产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眼前缺的,是土地、资金等优质要素积累;当下想要的,则是运用新的发展理念,高标准、高站位推进园区建设,正所谓,格局决定眼界,眼界决定高度。发展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正是有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昌黎县在推行“政府+社会资本PPP”、市场化运作、“镇园一体”等园区管理模式上,敢于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昌黎在为项目搭建承接平台的一系列实践证明,用的心思多一些、使的力气大一些、抓的工作实一些,园区及项目建设的规模、层次和结构就会有新的进展。


记者:康松乔 李宏伟 高扬

编辑:刘福庆 戴山 郭宝刚 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