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出现有港口业务的秦皇岛港甲码头,按照以城定港、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逐步具备邮轮游船停靠功能。 记者杨宽摄
记者孟晓冬
7月12日,秦皇岛港大码头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在4号泊位上举行的新绎“寻仙”号游轮启航仪式,拉开了秦皇岛港海上旅游的序幕。
航行结束后,乘客对两艘游轮,特别是码头别具一格的设计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印记赞不绝口。百年港口转型升级,国际旅游港目标愈加清晰。
“现在的秦港大码头完全抛开了过去忙碌的装卸生产景象,开放、新颖的设计使得老港区开新花,这变化就是港口的崭新开始。”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港务分公司装船一队副队长李伏玉已经在港口工作了近30年,大码头的变化一下将他的记忆拉回到40年前。
1978年,李伏玉还在上小学。当时在港口做建筑工作的父亲李俊喜刚刚30岁出头。有一天,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一家4口参观了大码头。
“当时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大码头上工人们都靠人拉肩扛热火朝天地工作着。”李伏玉说,当时父亲还带他上了一艘轮船,那是他第一次登上万吨巨轮,眼前的大海让他顿觉心胸开阔,码头繁忙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一年,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秦皇岛港开始“劈波斩浪”,迅猛发展,从起飞、跨越到转型“惊人跳跃”的40年。同年3月,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制造的第一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煤炭专业输出码头煤一期工程上马,年设计通过能力1000万吨。随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设计能力为2000万吨的煤二期工程也破土动工。
随着京秦复线电气化铁路开通,与之配套的秦皇岛港煤码头三期工程应运而生,年设计通过能力3000万吨。与大秦线铁路扩能改造相配套的煤四期工程,1997年12月正式交付使用。2007年,世界第一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达5000万吨的现代化煤炭输出码头煤五期工程建成使用。
秦皇岛港成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主枢纽港,年输出煤炭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0%以上,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晴雨表”,被誉为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上世纪80年代初,装卸生产作业靠的是人海战术,卸两辆载重120吨的焦炭车需要6个小时。现如今,自动化装卸设备卸3辆装载240吨的煤炭车仅仅需要50秒左右。
改革开放40年,秦皇岛港万吨级以上的深水生产泊位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3个增加到44个。最大可停靠15万吨级船舶,煤炭设计通过能力由800万吨增长到1.93亿吨;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卸车和装船均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可接卸两万吨超长列车。
从1949年的23万吨到2001年的1亿吨,秦皇岛港走过了整整52个春秋;从1亿吨到2亿吨,秦皇岛港只用了5年。从1978年至今,秦皇岛港累计运输煤炭超过约46亿吨。
绿树成荫、红楼掩映、依山傍海,开埠地大码头变成了时尚的开埠大道,老海湾被命名为天使湾,老工业小院成为浪漫的“海誓花园”。“‘海誓花园’和海上旅游是港口转型升级的第一步。”河港集团城市建设发展公司总经理姜涛说,集团已迈出了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绿色跨越的坚实步伐。
走过百年风雨的大码头,迎来了华丽嬗变。今年4月,按照“以城定港”、秦皇岛市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河港集团启动西港区开发。“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难得的历史机遇,秦皇岛港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加快由单一‘能源桥头堡’向国际性大港转型升级。”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胜介绍。
从1898年到2018年,秦皇岛港已历经120年的栉风沐雨。翻开厚重的秦皇岛港发展史,不难发现,改革开放的40年是秦皇岛港建设及技术改造速度最快的40年。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滨海休闲、生命健康、国际研发……秦皇岛港开启了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未来这片拥有4.55公里海岸线的元老级港区将成为海蓝地绿的国际旅游港。
“很多人感觉每天在码头很单调,工作更没有什么新奇,可我觉得港口每天的景象都是崭新的,而且会越来越好。”李伏玉对港口的未来充满期待。
编辑:郭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