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社会 > 文章详情
老人走失事件频发 子女莫要掉以轻心
2018-04-20

记者 刘旭伟

“求各位朋友转发,同学家老人今天下午2点从临河里小区走丢,穿黄色军用棉袄,82岁,白发……”

“女,70岁,早晨5:30分走失,患阿尔兹海默症,穿花外衣或绿色棉衣,手拎布包……”

打开朋友圈,隔段时间就会看到寻找走失老人的消息,记者也经常获悉老人走失的新闻线索,比如就在4月8日,站前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说在火车站附近发现一名老人,找不着回家的路了。民警把老人接到派出所并帮她找到了家;一个多月前,某小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凌晨走出家门后找不到家,敲其他住户的门,是小区保安给衣着单薄的老人披上棉衣领回办公室,之后老人的家人也及时找来了。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仅3月份一个月,110报警服务台就接到15个老人走失的电话。老人走失早已经不是个例,而是每个为人子女者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了。在走失老人当中,很多想不起家庭住址、儿女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这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典型症状。

为何近年来老人走失的事情频出?“现在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杨桂凤介绍,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是神经系统记忆、认知功能的退化。6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就翻一番。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也就提高了。“从我们接诊的情况看,最年轻的是50多岁发病的,但只是个例,六七十岁的也有,但发病率不高,最多的是80岁以上的老人。”

与普通的记忆力减退或是忘事不同,阿尔兹海默症的记忆力减退是斜线型且不可逆的。杨桂凤说,如果发现家中老人或是自己有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建议及时来医院检查,因为一些器质性病变也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有专门的评价表,一旦符合一定的标准,就可以确诊。

杨桂凤说,有的子女意识不到这是一种病,还埋怨老人不懂事瞎走,和儿女对着干惹麻烦,有的干脆就不让老人出门。“很多阿尔兹海默症老人有行动能力,不能总在家闷着,埋怨或是关着老人是不对的。”她建议,阿尔兹海默症老人身边应该时刻有家人陪护,同时还应该为老人预备随身携带的写有亲属联系电话和家庭地址的卡片,或是定位追踪的小设备,一旦老人走失,不至于踪迹难寻。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