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文章详情
走田间坐地头 一心扶贫细筹谋 ——记青龙满族自治县官场乡鲇鱼洞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彦宝
2019-10-24

记者李娜

10月10日,记者乘车沿青龙官场乡梨花节的引路牌向右走,顺着“情侣松”“不老泉”“十五楼长城”几个牌子指引的方向,就到了鲇鱼洞沟村,见到了驻村第一书记郭彦宝。

“山高路远坑深,务工大军外奔,留下贫地一片,累坏老弱病人。”说起鲇鱼洞沟村给他和工作组留下的第一印象,郭彦宝仍然记忆犹新。不过随着深入了解,他发现鲇鱼洞沟村山场广阔、山清水秀,林果产业具备一定基础,有着打特色牌、奔小康路难得的先天条件。

“以前种玉米,1亩地收益一二百块钱,2016年开始,莲子草和果树一起种,3亩多地,40斤草药籽种下去,居然卖了6500块。还有9.9万棵苹果树、1.65万棵板栗树、3000棵山楂树,今年都开始结果了。”看到一年有如此高的收益,村民温民的脸上乐开了花,第二年他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以产业“输血”,激发贫困群众自身“造血”机能。郭彦宝和驻村工作组因地制宜,实施了376亩的果药间作示范区项目,优质富士苹果等树苗间种一年生中草药莲子草。为确保种得好、产得优、卖得出,郭彦宝专门与省农科院昌黎果研所、县龙头企业满药本草药业公司合作,统一采购树苗药籽、培训指导、上门收购,使种植贫困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近1000元。果树验收合格率在全县名列前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4月梨花节期间,村里来了1000多名游客,沿村部南面的小石子路前行,喝了“不老泉”的水,抱了500岁的“情侣松”,赏着梨花,买点农货……一个梨花节,村民卖了几千块钱的农货。“借助梨花节的客流优势,把村里的景致稍加打造,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村的美,再把农家乐做起来,大大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郭彦宝说起自己“新家”的变化成就感十足。

三年来,郭彦宝带领工作组一直围绕“四村并进、三线强村、五业富民、四轮驱动”的总体思路,实施了果药间作示范区、豆制品加工厂、“鲇鱼洞”品牌农产品营销、肉鸡养殖、劳务输出、光伏发电等项目,让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使村集体创收近10万元。

“别的村都羡慕我们,不是贫困户也能领钱。”村民刘玉香笑着告诉记者。这是郭彦宝和工作组“别出心裁”专为非贫困户创立的“关爱基金”。“有的家庭人均收入3050元,比贫困户多不了多少钱,这时候‘关爱基金’就能帮到他们。”郭彦宝多方筹资,在青龙首创建立了10万元的“关爱基金”,对非贫困户困难群体进行救助,截至目前已发放助学、助老、助困基金7.885万元,救助247人次。

在郭彦宝的带领和引导下,村民们一步步走上了脱贫之路。郭彦宝说:“我感到最高兴、最自豪的事就是,村民们主动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可贵转变。”

“穿布鞋爬山路,与咱百姓同吃住。走田间坐地头,一心扶贫细筹谋……”村里一名老教师的顺口溜,道出了村民对郭彦宝和工作组的认可,也是大家最实实在在的心声。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