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杜楠
11月22日,正值小雪节气。北方进入天冷地寒的冬季,而抚宁区杨庄头村的几位老兵却在这一天倍感温暖。
22日一早,杨庄头村村民杨本堂叫回了嫁到外村的小女儿:“今天有客人,回来帮忙包大馅儿!”
杨家的客人是秦海医院党支部医护人员和众城爱心车队志愿者,他们来看望本村的几位老兵。同时,这也是一次战友聚会。
上午10点多,一大群人进了院子,杨本堂还没来得及招呼,早已等候多时的村民杨立忠、杨立纯、郭家新和志愿者仇俊亭、李爱国、朱海明就抱在了一起。他们都曾是原昆明军区汽车第50团的战士,上世纪70年代参与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老抗美筑路运输任务。
相互拍拍肩膀、在胸口来一拳,说一句“你小子也老了,满脑袋白头发。”虽然退役后几十年未见,但战友间情分依然深厚。仇俊亭说,今年年初他开始寻找老战友,在朱海明老同学杨本堂的帮助下,联系上了杨庄头村这几个战友,才有了今日相聚。
这些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清楚记得当兵走的日子——1970年12月27日。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的他们登山南下军列,经过5天6夜的长途跋涉才到达昆明,在那里奉献了10年青春。
“那日子,太苦了。”几位老人回忆说,为了保密他们当时不穿军服,对外称民工,住在热带雨林的简易小房子里,主要负责为前线运送物资、弹药、给养等后勤保障。仇俊亭说,云南的盘山道细如羊肠、迂回坎坷,布满急弯儿和陡坡,远远望去一辆辆汽车就像在天上的云彩里穿行。天上美机轰炸,地上敌特袭击,时不时还会遇到动物袭击,随时有牺牲的危险。补给也供不上,有时一天也喝不上一口水。50团战士们克服各种困难,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了援助老挝修筑6条750公里公路的战斗任务。
说着话,秦海医院党支部书记孙京艳带着医护人员开始为老兵及家属进行测心电图、抽血查血糖、肝功、肾功、血脂、测血压等身体检查,并送上米、面表示慰问和敬意。
随后大家又一起看望了因脑血栓卧床的另一位战友杨峰山。战友们畅谈之际,医护人员为他详细检查了身体,一量血压吓一跳,高压200多mmHg。“见到你们我高兴。”杨峰山一一叫出战友名字。孙京艳赶紧安慰:“别激动,稳定稳定再量一下血压,这么高可不行。”
此行最后是探望战友王凤立的亲人。1972年,王凤立运输物资时掉下悬崖不幸牺牲,战友们一直挂念着他的哥哥嫂子。一进家门,看到柜子上王凤立的照片,几个老兵忍不住哭了。仇俊亭说,当年凤立胖乎乎的,一笑俩酒窝,牺牲时才24岁,就葬在团部后的山头。“在部队时我们经常去他坟头看看,退役后我又去过两次云南,想找到凤立坟头,可那里遍布草木,已经找不到了。”
“和过去比,现在的生活就像天堂。”老兵朱海明说,几十年弹指过去,当年驾驶铁马(云南对汽车的俗称)驰骋在滇老公路上的年轻战士已是皤然老叟,有的已故去,不变的是战友深情。
下午1点多大家挥手告别,就像当年离开部队时那样约定:“走了,有时间再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