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县区 > 海港区 > 文章详情
“全国文明村镇”海港区驻操营镇龙泉庄—— 山洼洼里传来的幸福笑声
2018-09-26

开栏的话:

美好的生活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只要每个人、每个单位多一点文明,就能让阳光多一分和煦,花儿多一缕芬芳,人们的脸上多一丝笑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创建举措,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专栏,陆续刊发各单位的创建经验和效果,旨在推动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地奋进前行。愿各单位璀璨的创建之光,汇聚成灿烂的文明星河,照亮我们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者 王鸽

20年前就靠种植特色板栗富裕起来的海港区驻操营镇龙泉庄村;5年前,便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称号。

谈起文明是什么,新风在哪里?

68岁村支书温守文的目光绕过村部的文化广场、村口的人工湖、村民的幢别墅式楼房……说起了一场大雨。

几天前,一场暴雨砸向龙泉庄,温守文火急火燎地往广场走——修坝用的水泥还堆在那,全村做好的防护措施里,偏偏把它给忘了。

来到广场角落,温守文愣住了,眼前没有想象的狼藉,一块厚实的苫布已经把水泥堆盖得严严实实。

“有人想到集体前面去了。”老书记任凭雨拍在脸上,眼眶是湿的温的,心里更热。

温守文说:“可别小瞧这个事。在农村,提高大伙儿的文明素质,不那么容易。当年穷得叮当响时,谁能想起来护一下集体财产呢。现在,经济好了,环境美了,咋能验证人的思想风气也在变?这样的事就是个证明!”

村里的大喇叭

塞满了好人好事

8月23日,天水洗一样晴,龙泉庄附近山上将近4000亩栗林让大山的绿色深了一层。

站在庄里,如果不抬头看群山,总会忘记自己身处一个山洼洼——整洁得更像个城市中的小区。这个人年均收入超过两万元的小山村,到处是富足祥和的模样。

这几天,温守文一番打听,找到了给水泥盖苫布的村民李恩顺和侯立新。他打开村里的大喇叭,这件事就传到了每个人耳朵里。

“嘿,瞧他俩想得多周到,忒好!”村口的几名妇女议论。现在龙泉庄被人们夸赞的人和事越来越多。

有好儿媳的故事——贾玉玲在婆婆瘫痪后,对老人细心照料,每天喂饭、擦身,推着轮椅带她散步,几乎寸步不离。

几年前,村里建起新民居,有人劝贾玉玲:“老人拉屎拉尿都在床上,等去世再搬吧。”她摇头,“不行,妈赶上了,咋能不让她住楼。”她和丈夫把老人背进新家,继续精心伺候。

也有“志愿者”的故事——两年前,集体的自来水井需要人管理,温国清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

看水是个麻烦活儿,隔三差五得去调节,但老温坚持得认真,村里想给他补助点“工资”,他拒绝了,“给大家干点事还要工钱?”

村里路上的泥沙会被悄悄扫走;谁家遇到难事,人人赶来帮一把……如今,龙泉庄的大喇叭总闲不下来,被好人好事塞得满满当当。

宣传越接地气

村风涵化越入心

村里的先进典型一多,管宣传的村支委侯振远特别忙。

其实,20多年前,龙泉庄还叫娃娃峪时,老侯就是村里的大忙人,“那会儿咱庄穷得出名,矛盾纠纷也不少,我总被喊去评理。”

如今,工作很多,但“调解矛盾”这任务,老侯多少年没碰过了,“龙泉庄再不是娃娃峪,闹得脸红脖子粗的事早没影了。在‘抓思想’上,咱也摸出了路子。”

“农村人眼界不在那个高度,你讲大道理他听不懂。搞种植经济讲因地制宜,这个也讲接地气,有针对性。”温守文说,为了把道理讲到大伙儿心里,多年来,村干部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把党的方针政策,倡导的新思想,都结合村里的大事说说。

这几年,村里也在抓紧整治环境,增加文娱配套设施。

现在龙泉庄已建成3800平方米的人工湖,硬化街道1200米,购进绿化花、树,专门设了文化墙和农家书屋。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科技宣讲队等代表着新风向的事物,也越来越多,齐整着人们的心气儿。

几年前,山上新修道路,需要砍掉村民的4000多棵栗树,村干部怕说服不了大伙儿。可没想到,不但没人为这事想不通,各家各户还义务出劳力去修路。

“走走山里的大道,心里都敞亮,说明村风涵化已经生效了。”温守文说。

20年埋种结果

文明村未来可期

龙泉庄的文明进程一直在加速。

结合着谋划的循环经济模式蓝图,全村的精神文明细节在进一步被打磨,人们又把目光盯在了教育上。

过去,龙泉庄人日子拮据,谁也不把孩子上学当回事,人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更别说奢望村里能出个大学生。

1993年,温守文和村干部就重视起了教育问题。村里出资修建了小学,让孩子就近上学,一下提高了就学率。后来,温守文又发现,很多孩子一上初中,成绩就“蹭蹭”往下掉,他又找来大学的老师,帮助当地初中教师进修。

埋下种子,多年后终于长出硕果。3年前,庄里第一次有3个孩子考进了大学,全村人都很振奋。村两委一商量,把孩子叫在一起,奖励了他们。

“你们给家乡争光了!”温守文一只手重重拍着后生的肩膀,“盼你们将来能为这里谋到更大发展。”

那一天,老支书激动的声音和村民幸福的笑声,传出了山洼洼。

周围的青山绿水也似眉峰眼波,柔情地打量着这些热爱着家乡,把它建造得如此富足文明的人们。

短评:

如今的龙泉庄,发展中总在十里八乡领先一步。秘诀是啥?走进这个小村,看到村民的笑脸,听他们讲一个个故事,你便会豁然——无论是山里第一代有知识青年、老支书温守文的境界和眼界,还是在一次次发展和决策中坚定地跟党走、相信党的老百姓,他们的力量,才是脚下这块土地发生巨变的最大动力,可见,思想工作在乡村文明中建设的重要性。开风化、重教育,让人人都热爱和奉献于这片土地,为家乡的每一次跃进而骄傲,这才是文明该有的模样。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