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县区 > 海港区 > 文章详情
桃峪停云:山寺留云境更奇
2019-09-18

记者 张重厚 曹建雄

提起蟠桃峪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距离市区很近,奇峰怪石被石河环绕,环境清幽,风景如画,是较早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小山村。

关于蟠桃峪的得名,也有很多说法,有的说群山之中其中一座形如蟠桃,故名蟠桃峪;有的说是因为这里曾长满蟠桃;也有的说石河在这里转了个大弯,勾勒出蟠桃的形状……无论“蟠桃”之名如何得来,都说明蟠桃峪曾有着独特的人文历史,在古时便已名声在外。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正是在古代声名远播的蟠桃峪美景——桃峪停云。

《临榆县志》记载:“蟠桃峪三面皆山,禅院清幽,园林葱郁,云行其间,为之停留不去云。”这个记载可以说非常直白了,不仅记载了美景,更解释了“停云”的重要因素:三面环山。

平时河里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大,就会在水面形成雾气,由于蟠桃峪村被群山环抱,因而山谷中的空气很难通过四周进行流通和交换,基本都是通过上下对流流通,雾气就很难散去,在雾气极重时,就好像云停留在山谷中,形成蟠桃峪独有的景观。清代王芳毓的诗中说,“谁将玉叶故停留,三面皆山气自收”便是“桃峪停云”的原因所在。

但是,由于雾气聚集的条件限制,“桃峪停云”并非经常出现,而是可遇不可求的美景。村民刘天仲介绍,雾气聚集的情况一年出现次数不到10次,观赏效果最好的“桃峪停云”奇观一年只有四五次,基本都是出现在雨后。从古诗中也能窥得一二,清代陆开泰诗云,“古寺深藏隐棘扉,雨余花发景霏微。频惊桃艳因风落,长抱晴云作帐围。”“雨余”“晴云”,说明雨后初晴之时,空气湿度足够大,才会出现停云奇景。清代王一士的诗说得更清楚:“重峦深处隐松扉,常见轻云掩翠微。每作奇峰添黛色,不随好雨散天围。穿林野鸟藏阴宿,碍径山僧拨路归。昨日方来名胜地,苍茫尽觉湿裳衣。”诗中提到,作者雨后来到蟠桃峪,看见轻云环绕着苍翠的山峰,最后一句“湿裳衣”,更是说明此处空气湿度之大。

从古诗中可以看出,古人大多是在蟠桃寺观赏“桃峪停云”这一景观的,蟠桃寺坐落于蟠桃山之上,从上往下看,仿佛云在脚下,寺在仙境。据《临榆县志》记载,“明冯公时泰、刘公复礼俱读书其中。”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就是可供文人墨客读书学习的清幽之所。清代刘允元的《游蟠桃寺》诗“入口观不尽,登临趣尚多。苍松环寺立,溪水绕村过。月阔听山静,林深思鸟歌。涛声疑海上,春雪压岩莎。”苍松林立,溪水环绕,禅寺幽静,只听到鸟鸣和涛声,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不知是否能陷入书中,与古人心神相交,获得不一样的感悟?

如今的蟠桃峪村,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山峰依旧苍翠,河水依旧清澈。在保留了古时美景的同时,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长城旅游公路使交通更加方便;重建的大桥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保障;旱厕改造、污水集中处理使乡村更加卫生。特色采摘、野外拓展训练、山林露营、休闲垂钓等旅游产业项目也日渐丰富。不断提升的蟠桃峪村正在等待着游客的光临,如果你足够幸运,或是选准时机,还能观赏到难得一见的古景“桃峪停云”。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