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本地 > 文章详情
七十华诞 老区新生 红色摇篮展新颜
2019-12-19

记者王红利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这里曾经是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机关所在地;这里曾经刊印发行过《滦东日报》;这里曾经建立过枪械厂、手榴弹厂、枪榴弹厂、子弹厂、被服厂,成为抗日前线不可或缺的重要后勤基地;这里曾经留下过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与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英勇战斗的身影……

这里,就是地处卢龙县“柳河圈”深处的柳河北山村,被称作“冀东红色政权的摇篮”,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记录着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以及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1938年冀东农民大暴动之后,柳河北山村就一直被日军统治着。1941年11月,冀东区党分委派高敬之等人到柳河圈地区开辟滦东地区抗日根据地。随着广大人民的抗日热情逐步高涨,这里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抗日根据地。因为柳河北山村三面环山,地形复杂,1943年至1945年,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的办公地设在此地,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在这里运筹帷幄,号令千军。1943年,救国报社迁到这里,并改名为《滦东日报》,一张张报纸在这里刊印发行,宣传抗日主张,动员全民抗战。同年,在这里设立了无线电台,一道道电波从这里飞出,指挥着前线军民奋勇杀敌。随后,这里又创办了兵工厂、枪械制造厂、手榴弹厂、枪榴弹厂、子弹厂、被服厂等十几个小型工厂,主要生产军需物资。短短的3年间,这里为抗日前线的八路军部队生产了大批的服装,制造了大批的枪支弹药,储备了30多万公斤的粮食,成为名副其实的后勤基地。

抗战胜利后,柳河北山村则成为八路军向东北进军的集散地,主力部队在这里休整后开赴东北,地方武装在这里训练、改编为主力部队后,或进入东北,或留在原地坚持斗争。“辽沈战役”打响后,柳河北山村成为支前物资的转运地,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北战场。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柳河北山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都起到了大作用。

抗日烽火,造就了这个传奇般的英雄村落。为了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卢龙县委、县政府结合村内丰富的革命历史和美丽的绿色生态景观,决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2007年,冀东抗战纪念馆在柳河北山村落成开馆,纪念馆占地200平方米,是目前冀东地区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冀东抗战日武装先进事迹的纪念馆。展馆共分三个展室,陈列图片及革命文物若干。展馆大厅,正对着的墙壁上是一幅战斗场面的浮雕画,两边分别是司令员李运昌题写的“卢抚昌抗日根据地”与政治部主任李中权题写的“难忘冀东抗战,难忘老区人民”。2013年,卢龙县烈士陵园在这里建成,陵园占地15亩,由景观石、纪念碑、墓区及展馆组成,共有426名烈士忠骨迁葬于此。

忠魂薄日月,耿耿万古光。如今,硝烟散去,小山村恢复了她昔日秀美的身姿。可以告慰这些英烈的是,柳河北山村如今已经实现了他们当初为之浴血奋斗的目标,人民安居乐业,宁静祥和,生活富足。目前全村共有709口人,耕地面积780亩,林地面积1.3万亩,杂果种植面积1200亩,党员35名,2005年至2007年被卢龙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16年被评为秦皇岛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全村干鲜水果年产量60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这里青山绿水,生态宜居,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百姓生活富足安宁,打上了水泥路,装上了路灯,建设了活动广场,家家通上了自来水。下一步,柳河北山村准备将红色与绿色深度融合,把这里打造成为河北省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全国知名的红色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