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道德模范 > 文章详情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群众织就“平安网”——记市第七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张海峰
2019-12-20

记者储学敏

10月12日下午5点左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六大队边墙子检查站内,执勤交警手中的警务通显示异常,接到汇报的张海峰立刻带人对显示异常的大货车驾驶员进行深度核查,并确认此人正是云南警方网上追逃的嫌疑人。

今年47岁的张海峰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六大队边墙子中队中队长,他所在的山海关边墙子检查站地处冀辽交界,是省界国道重要卡点,也是我省的“东大门”,车流量极大,安全检查任务繁重。

20多年来,张海峰带领中队牢牢把好“东大门”,为群众织就了一张“平安网”。

多年的一线工作,让张海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2015年5月,一辆从辽宁方向驶来的出租车经过检查站,开车的是位女司机,乘客是一位年轻男子。在接受安检时,男子没有身份证,显得非常紧张。张海峰马上警觉起来,进一步对该男子进行核查,发现其腰部藏有匕首。张海峰及民警立即将男子控制,经深度核查审讯,该男子供认当天就是要等出租车开到僻静处劫车抢钱。正是因为张海峰的严谨,女司机化险为夷。

近8年来,张海峰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及时研判,带领边墙子中队抓获网上逃犯100多名、涉毒人员300多名,查获大量危爆物品3000余升、管制刀具1000余件,确保了进省“车、人、物”的干净及道路的安全畅通,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及交通环境。

张海峰还自我加压创新思路,调整防控措施,要求警务站引导岗交警将查控重点向可疑行人倾斜。2018年旅游旺季,边墙子警务站共检查进境车辆20余万台次、检查人员125万余人次,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33人。其中,网逃人员8名、其他犯罪嫌疑人11名、涉毒人员214名,查获多把管制刀具、烟花及汽油乙醇等危险品。

治人者必先自治。张海峰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执法严明、不徇私情。

张海峰回忆说,曾经有一位驾驶员对他的处罚表示“不服”,第二天偷偷来到警务站,准备暗中录下民警执法中的违规违法情况向有关部门“举报”,结果却是“无功而返”。随后,这位驾驶员找到张海峰,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意。

帮危重病人及时就医,帮乘客找回遗忘在长途车上的财物,把醉卧路边的男子送回家……张海峰所在的警务站更是周边群众和过往司机信得过的服务站。2017年7月,一位路过的大货车司机向张海峰求助,称同伴被毒蜂蛰伤,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情况危急。张海峰立即将受伤人员抬上警车送往山海关人民医院,同时协调各路口,半小时路程仅用时7分钟。经抢救,伤者转危为安。

张海峰带领的中队先后荣获公安部集体一等功、全国创建平安大道模范集体、公安部百城交警规范执勤执法示范中队、省公安厅先进中队等荣誉,他本人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面对诸多荣誉,张海峰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