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秦皇岛双拥网 更换背景 秦皇岛双拥办官方门户网站
收起
当前位置: 双拥 > 双拥文化 双拥 > 双拥文化

铭记历史 关爱老兵

时间:2021-04-26

2015年9月2日,《秦皇岛晚报》用两个整版刊登了66位秦皇岛地区抗战老兵的肖像照片。

这组历时3个月拍摄完成的照片,是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向老兵们的致敬;更是一次抢救性的报道。

照片上的老人,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80岁。在民族危亡之际,用青春的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的战士,已垂垂老去。透过报纸去阅读他们的面容,似乎能看到敬礼的手在微微颤抖,但每位老兵的目光依旧炯炯。脱下戎装、返回家乡,峥嵘岁月和他们的故事一起散落在田野,却永远镌刻着荣光。

抗战胜利已70年,英雄安在哉?当年3月,53岁的摄影记者马卫庆开始遍访全市每个角落,寻找他们,只为完成一个最纯粹的心愿:拍摄还健在的抗战老兵。

由于大多数老兵退伍后,又回到家乡的土地上,成为了普普通通的农民,不少人居住得很偏僻,寻找颇费周折。

3个月里,越来越多的晚报记者加入到拍摄和致敬之旅。翻过大山,穿过田野,不错过零星线索,执着地来到老兵身边、走到他们面前。

面对记者突然到访,每位老兵都格外热情,粗糙的大手拍在肩膀上,像自家长辈一样亲切,“我们胜利70年了?好啊!拍张敬礼的照片?行啊!”他们找来珍藏的旧军装或者最好的一套衣服,面对镜头,庄严举起右手。

每一次探访,记者都会受到震撼和感染——他们回忆喋血岁月,神色依然坚定;想起牺牲的战友,泪光在皱纹中闪烁;问到还需要点啥,很多老兵都摇头,“活下来了,看着国家有了今儿的日子,知足了。”

采访中,有些老人已经记忆模糊,甚至想不出自己的年龄,但只要问起抗战时的部队番号,回答依旧准确。

“我叫李善财,参加的滦山武工队。”“我是张敬之,冀东军分区12团的兵。”“我是张洪文,1945年进的卢昌支队,跟鬼子打第一仗,脑袋就被子弹弄了个眼。”……

聆听老兵的讲述,记者将他们珍藏的经历一一记录了下来:王瑞成在一场战斗中消灭了30多个敌人,自己也头部中弹;杨志14岁参加了东北抗联,肩胛骨是用敌人尸体上一块骨头拼上的;史润身曾和战友修好被炸毁的日本坦克,做自己的装备,建国阅兵时,他驾驶着唯一的工程车……

每一位老兵,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有一次,马卫庆要回访一位老兵,却得知他刚刚去世,这让记者们更加感到老兵正在凋零的紧迫,加快了采访脚步。终于用3个月找到近70名老兵,为他们拍摄了照片。

随后,“秦皇岛晚报爱心基金”出资,将这些照片全部装裱,和慰问品一起送到了每位老兵家中。

当年9月,老兵的照片和故事在晚报上刊出后,马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市民纷纷给报社打来电话,向老兵们致敬。

这次用镜头与抗战老兵的对望,表达出一群记者、一张报纸最崇高的敬意,也感召着一座城市的行动。

报道发出后,晚报副总编周岩和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理事长曹立荣联系,由秦皇岛市志愿者服务基金会发起“关爱抗战老兵”活动,服务包括节日慰问、病床陪护、临终关怀等方面,还有一些维修房屋、联系医院的日常帮扶。全市18支志愿者团队、近千名志愿者加入,对抗战老兵进行常态化帮扶。秦皇岛日报社的志愿服务队也是其中一支,晚报记者经常随队去老兵家中探望。

6年来,晚报一直关注着抗战老兵的情况。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回访抗战老兵,了解他们在建设家乡中的贡献和赶上新时代的所思所想,完成了《老兵纵阅新生活》系列报道。

这一次的报道,使得老兵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更多人加入到关爱英雄的队伍中。

2020年7月7日,卢龙县小王柳河村的抗战老兵王瑞成迎来了100岁生日。来庆贺的不但有满堂儿孙,还有多支志愿者团队。

对于王瑞成来说,今年生日不同之处还有他和老伴儿从破旧的老屋搬进了刚建好的新房。为老人实现愿望的是“致良知”志愿者团队,他们正是看到了晚报一年前的报道,加入了帮扶队伍。

“国家对咱忒好啊,现在日子忒好了!”王瑞成总爱拉着志愿者的手说。每次告别,老两口都要拄着拐棍送到门口,远远地挥手。

6年后,那张报纸上齐齐举手敬礼的66位老兵,健在的只剩30余位。看着在探望中变得熟悉的面容,我们为曾经的记录、陪伴,稍感安慰。

回望历史,每一位老兵就是一段传奇,能够传扬他们的故事,更是一张报纸的责任和光荣。

前不久,秦皇岛市“关爱抗战老兵”活动,获得了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志愿者开始把“抗美援朝”老兵加入帮扶行列。而晚报与老兵们的故事,仍会继续。(记者 王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