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本地 > 文章详情
踏石留印 帮扶有痕 ——记市交通运输局驻碾子沟村原工作组组长经德志
2018-10-25

记者陈引玉

10月23日,经德志再一次回到了青龙凤凰山乡碾子沟村。看到眼前熟悉的山山水水和乡亲们一天天好起来的日子,他内心既感亲切又非常欣慰:从2016年初担任市交通运输局驻碾子沟村工作组组长开始,到2018年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自己和工作组其他成员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半的时光。这期间,凭着责任和感情,作为工作组组长、村第一书记的他,和工作组其他成员一起,帮着村里完善了基础设施,培育起了致富产业,村民们出行顺畅了、致富有抓手了、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53%降为0.93%……

凤凰山乡有着美丽的传说,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在这美丽的外衣下,2016年初刚刚入村帮扶的经德志发现:这一带的乡亲生活并不富裕,作为乡政府所在地的碾子沟村,还是一个贫困村。村里产业虚弱、村民致富手段单一,尤其基础设施落后,成为脱贫致富的巨大障碍。

要想富,先修路。

碾子沟村以前的道路年久失修,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天天盼着新修道路,愿望非常迫切。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经德志带领工作组急群众所急,和村“两委”成员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道路修建问题。

经德志的想法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得到了兄弟单位的支持。经过前期的勘测、论证,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技术人员来了,施工工人来了,铺路机、压路机、运输车等各种施工机械来了,小小的碾子沟热闹起来。

短短几天时间,一条绵延1500米、宽3.5米的道路,便平展展地出现在村民眼前。

除了修路之外,工作组还争取资金55万元,为村里修了一座桥——凤凰河桥。同时清理了河道,河边新栽植了500多棵金丝柳,美化了环境,以前垃圾满河道、柴草乱堆放的窘相一去不返。

架桥修路,经德志带领工作组在帮助碾子沟人脱贫致富方面有了一个漂亮的开头,他又把主攻方向瞄准了如何培育致富产业上。

碾子沟是个苹果种植大村,栽植苹果有1600余亩,林果业是碾子沟发展的主导产业。可是,长期以来,这些果树“靠天吃饭”,再加上疏于管理,每年收入并不多。

治标还需治本,扶贫还得扶智。工作组邀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张立彬教授为果农传授林果业培植技术,成立专门的种植合作社,逐步推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模式,对碾子沟林果业进行细管理、精包装、深加工、创品牌,借力网络媒体,构建电商平台,推动碾子沟村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

除了狠抓苹果种植外,工作组还帮助扩大山楂、板栗等果品种植规模。利用村集体闲置空地,建成10亩木耳种植基地,2017年产干木耳7500斤,创收23万元,2018年已扩大种植规模12万棒。

此外,针对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缺少劳动技能的情况,工作组还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30余人,到市内、县内先进村学习脱贫致富、村容村貌治理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制定贫困村民培训计划,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长效机制,组织市局20名团员与20名贫困户小学生进行“手拉手、一对一”帮扶,提升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用知识和技能斩断“穷根”,为碾子沟村实现精准脱贫备足后劲。

因为工作业绩突出,驻村工作组被评为河北省先进驻村工作组,被授予全市“脱贫攻坚突击队”称号。经德志荣获河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脱贫攻坚标兵。

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经德志付出的无数辛苦与努力。2017年5月,他的妻子因摔伤需要去北京动手术,为了不耽误村里的工作,手术后第二天他就背着妻子回到了村里。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而他妻子的腿部伤情严重,需要在家卧床半年,然后动第二次手术,再休养半年动第三次手术,最后经德志决定将妻子送回娘家让岳母照顾。在这期间,经德志还面临着单位的机构调整,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难题,继续留村,还是到新单位工作?而经德志给出的答案是:“这辈子要做一个让村里人都难忘记的驻村干部。”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