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储学敏
刚刚结束河北省残疾人运动会分级师工作的王凌毅谢绝了朋友的热情相邀,一下火车便急匆匆赶往医院。“那里有很多患者等着我,不间断的物理治疗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基本要求。”
王凌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在其附属医院做过按摩师。从那时起,在王凌毅心中便有一个梦想:“我选择学中医,就是希望更多的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动剪子不动刀,用中医的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解除病痛。”
2006年,王凌毅带着他的美好憧憬来到市第一医院,如今36岁的王凌毅是市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的一名康复技师。十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在圆梦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一位40多岁的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严重、失语、思维迟钝,由家人用平板车推到医院。住院后,患者一边接受主治医生的治疗,一边由王凌毅持续对其进行物理疗法。4个月后,患者可以清晰地表达喝水、吃饭等意愿。慢慢地,下床走路,再后来,出院回家,还可以每天自己骑着自行车到医院做康复巩固治疗。几年过去了,患者基本康复,“OK手”、划圈腿、挎篮臂等脑卒中症状从未出现过。
王凌毅亲历了这位患者的康复过程,兴奋不已。这也让王凌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中医物理康复,如纯天然的绿色疗法,必将为患者带来永恒的春天。”
在王凌毅的记忆中,他治疗时间最长的是一位名叫李伟的脑出血患者。
“当时,病人没有任何意识,形同植物人,是120急救车送他到了医院。”住院期间,王凌毅每天风雨不误,坚持到病房为李伟进行物理治疗,他坚信患者的病情会有所改善。
连李伟的爱人都被王凌毅的坚持深深感动,她与王凌毅相约:不论如何艰难,对李伟不离不弃。
两年后,患者终于睁开了久闭的双眼,而后又能简单说上几句话,再到无需他人搀扶自己行走。4年过去了,李伟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可以帮助爱人做些家务。今年夏天,还去了杭州旅游。
治疗室里常常人满为患。“患者越是信任,我越要认真为他们治疗,是他们让我更加充满信心。”王凌毅坚定地说。
时值深秋,王凌毅的白大褂里依然只穿着一件半袖衫,尽管如此,他依然满头大汗。他时而单腿跪在床上,双手按住患者后背,进行推拿、按摩;时而抱住病人双腿,推拿其肩部,将病人扳成一定弧度;时而用治疗仪在患者背、腰、肩部滚动。
在王凌毅的不懈努力下,78岁的谢老先生一侧腿、眼、脸由无知觉到能动、有感觉,患胸椎关节紊乱的郭女士心不闷了,术后腰痛不止的张女士直起腰杆走路了,颈椎疼痛难忍的青龙小伙子开着车前来看王凌毅了,抚宁的胖大嫂再也不用王医生汗流浃背地搬着她的腿为其训练功能了……
12年,王凌毅在康复理疗科接治的患者已近3000人,其中大部分已经痊愈。
“看到他们能在轻松的治疗下康复,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和享受。”在王凌毅心里,患者的康复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如今,王凌毅是河北省中医康复学会推拿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为UPTA联合物理治疗师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经常组织物理治疗师到基层去讲课,让治疗师们开拓眼界,让更多患者受益。
“十一”长假刚过,王凌毅又匆匆赶往广西南宁,去参加中国康复医学物理治疗专业第一届肌骨物理治疗学会议,学习康复经验,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秋日的阳光,伴着王凌毅坚定而稳健的脚步,逐梦路上一片金黄。
编辑:郭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