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县区 > 文章详情
省级文明村北后街村——春风化雨润文明
2018-11-19

记者 刘建楠 通讯员 娄艳玲

晚上6点多钟,山海关区第一关镇北后街村村委会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白天忙着打工,下地干活,到了晚上,才来到村委会拉拉家常,提提建议,凑在一起开个小会,村委会俨然成了村民的第二个家,一个温暖的小港湾。

小村凝聚大合力

北后街村拥有村民460户,是省级文明村。村书记、村长两个职务“一肩挑”的夏青森对文明创建成果这样描述,“通过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我们村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里风气健康向上,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的良好氛围。”

在北后街村村委会,记者看到锦旗、奖牌挂满三面墙。“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谋发展让幸福告诉未来,办实事把功劳留在当代。”“为村民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透过这些锦旗,记者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一个具有强大合力的干群关系。

为了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北后街村成立了由村内德高望重的村“两委”成员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将“厚养薄葬”作为理念,全面负责全村的红、白事指导工作。

村里90多岁的老人张恩会是老革命战士,今年6月份去世后,理事会成员全部来到他家帮忙料理后事,并且把村委会的桌椅搬来,以便使用。到了吃饭的时间,理事会成员却悄悄离开了他家。张恩会的子女都很受感动,“红、白事理事会让我们特别暖心,以后我们也要加入理事会,为村里做点贡献。”

“村里的普通村民家里有红白事都会得到理事会的帮助,更何况张恩会是曾经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我们更应该去帮忙,以表示尊重。”夏青森说。

通过走到村民家中参与红、白事,理事会将“厚养薄葬”的理念灌输给村民,引导他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他们在孝敬的同时,避免了婚丧事大操大办的不良现象,为村移风易俗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也赢得村民们的支持与关注。

文明之风吹遍全村

平均两个月左右,北后街村的道德讲堂就要开一次课。他们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为主题,将讲堂开展得有声有色。

76岁的村民曹秋琪敬老孝老,子女也都在工作上很出色。村“两委”班子就将他请来为村民介绍“好家风”经验。

“曹老讲的都是他本人的真事,听了以后,备受启发,作为孩子,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以后,我要拿出更多的时间陪父母,遇事和父母多沟通,用实际行动关爱家人。”村里的年轻人于超感慨道。

此外,道德讲堂定期请有关人士向群众宣传科学、技术、法律等知识,学科学,学模范人物事迹,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到移风易俗中来,营造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树立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北后街村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引导村民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念;在全村兴起“文明有我、全民动员”的浓厚氛围,将《秦皇岛人文明公约》印发给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举办“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最美”系列评比等文明建设典型评选活动,传播道德正能量,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大家争做文明村民。

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定期或根据需要召开道德风尚评议会,召集村民就村里存在的某些不道德、不文明、不和谐现象进行评议,协商解决邻里纠纷,遏制村里的歪风邪气,引领村风文明。

用实际行动感动村民

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北后街村确定了“抢抓机遇、调整结构、温室种植、富民增收”发展思路,鼓励和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夏青森多方筹措资金,新挖大口井一眼,为村民配备农用管道1100米,全力加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北后街村突出建设发展型、服务型班子,争当致富型、和谐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跑作用。

2016年7月20日,山海关区连降暴雨,西河家园三期、四期已经完工的楼房对北后街村农户住房形成半包围态势,尤其是已经完工的四期楼房因地势高,后期工程没有完善,雨水、生活用水、污水都经由北后街村百姓住房后的排水沟排出。遇上大暴雨时,水路阻塞只能进行人工排水。

夏青森在向镇党委报告情况后,立刻组织召开全村党员紧急会议,制定村级抢险方案。暴雨接连下了一天,水已无处可排,夏青森又立即组织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另外辟出一条水路,确保雨水不流进村民家里。他昼夜坚守在村委会,浇透的衣服干了又湿,一直到雨停才松了一口气,而他自己也因为体力透支病倒了。

北后街村在夏青森的带领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抢险工作中,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村民。

村民李秀丽家境贫苦,而且是二级精神残疾。夏青森主动替她申请了低保,解决她的生活困难问题。自从有了低保,李秀丽每次到村委会,都要给夏青森拿上几斤鸡蛋表示感谢。夏青森说,“你条件也不好,就不要给我们拿东西了,鸡蛋你拿回去。”夏青森知道,村民给他拿东西是对自己工作的信任和认可,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为村民办实事。

短评:

春风化雨般的文明,比急风骤雨般的文明更能浸润人心,更有推动力量,更长远。北后街村把文明创建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百姓心里,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