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评论 > 文章详情
【话改革 共奋进——移动和你的共同记忆】逐梦岁月
2018-12-03

(作者:李丽红) 

我于1979年出生在秦皇岛市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儿时的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被家长安排走路去送个口信。遇到紧急、重要的事情,人们一般写信或者打个电报。《从前慢》的歌词中有一句最能体现当时的光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电话、手机、电脑……对那时的人们来说,全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中学毕业,我考了全县的“状元”,这让我除了继续读高中、上大学之外,又多了一个上最热门的邮电中专学校的选择,由此我十分幸运地与通信行业结缘。时光荏苒,现在的我参加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亲身经历了移动通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老家的乡亲们早已今非昔比,用上了智能手机、宽带上网、IPTV电视,微信、视频通话、网购、直播……和城里没什么两样。我个人在一次次的技术演进、业务变革和网络发展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也从一个“技术小白”,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行家里手。如今每每回忆往事,我都不禁感慨万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尘封的记忆,回味那些筚路蓝缕、激情燃烧的逐梦岁月吧!

懵懂与幸运:梦开始的地方

1987年,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基站在秦皇岛建成并投入使用。

1994年,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5年,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8年8月,我毕业分配进入秦皇岛市邮电局。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手机维修员。那时,国内手机市场完全被美国摩托罗拉、芬兰诺基亚、瑞典爱立信、韩国三星、德国西门子、日本NEC等国外品牌所垄断,每一部手机都价格不菲。而一个移动电话卡的初装费在千元左右,通话双向收费,再加上月租费、长途费、漫游费……,这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享受的普通消费。所以,当时手持一部“大哥大”相当拉风,手机常常被别在腰上,挂在胸前,拥有一个139开头的手机号码被看作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哪怕作为手机维修员的我们,当时也无缘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

1999年,移动分营后手机维修中心被取消,我转行做了一名前台营业员。记得2000年的“5.17”电信日,秦皇岛移动推出“免初装费+单向通话”业务。一大早还没有开门,争相抢购的人群就已经在营业厅门前排出了两三百米的长龙,很多人头天晚上就过来了。业务办理过程中,场面差点儿失控,有的客户甚至往柜台内扔钱,就怕买不到一个移动号码。可以看出,那时的移动通信业务基本是卖方市场,腰包渐渐鼓起来的老百姓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是多么地迫切。

2000年,我拥有了第一部自己的手机,这是公司发给每位员工的福利——一部国产波导手机,当时它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虽然波导手机品相不佳、功能有限、售价便宜,但是在我心中仍然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因为在众多亲戚、同学、朋友们中间,我仍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外由于平时看惯了国外手机垄断市场、售价高企、维修不便的情况,国产手机的上市也让我暗暗为手机的国产化加油。

奋斗与成长:我与传送网的不解之缘

2001年3月,我通过公司岗位竞聘,从市场部转到网络部工作。当时恰逢中国移动自建光传送网,因此我有幸地成为传送网专业的第一批拓荒者。

网络建设,传输先行。

移动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移动用户数的快速增长,都在推动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容、壮大,秦皇岛本地传送网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迅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秦皇岛第一台中国移动自建传送网2.5Gb/s光端机调测入网。

2001年,秦皇岛第一条自建2Mb/s电路开通。

2005年,秦皇岛10Gb/s SDH设备入网运行。

2006年,秦皇岛综合业务传送网32波10Gb/s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投入使用。骨干环速率由2.5Gb/s逐步升级至10Gb/s,接入环速率由155M逐步升级至622M,带宽大幅提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2007年,秦皇岛作为国内首批TD-SCDMA试验网城市,配套新建了光传送网市区城域网二平面系统。

2008年,奥运会前夕,安全性更高、承载能力最强的10Gb/s速率ASON设备,在秦皇岛传送网的核心、骨干层投入使用。同时我们对整个传送网系统进行了奥运专项优化:双节点、双归属、双平面、双路由;线路自动监测、主备光缆路由自动切换;各项应急预案准备到位,并经过多轮实战演练……秦皇岛光传送网的网络容量、结构、安全性等各方面均达到空前完美,圆满完成奥运会通信保障。

2009年,为满足全业务运营及LTE承载需求,10GE速率PTN系统入网。

2010年,随着大颗粒IP化业务需求突增,80波10GE速率OTN系统上线。

2016-2017年,在“四轮驱动”、“大连接战略”等新形势下,100GE速率的PTN系统与80波100GE速率的OTN系统,相继投入应用。

……

这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值得我们每个传输网络人由衷地骄傲和自豪!窥一斑而见全豹,秦皇岛光传送网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整个通信行业以及通信网络的发展。引水思源,更离不开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让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腾飞时代。

每当我看到传输网络的又一次扩容,一种敬意、一种欣慰便悄然涌上心头。在这不平凡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秦皇岛移动的传输线路皮长从建网时的一张白纸,到现在覆盖全市的四万多公里,从繁华商圈到偏僻小巷,从城市核心到田间地头,从办公桌面到用户客厅……无处不在的光纤覆盖,保障了4G信号满格,宽带极速上网,IPTV电视到家……可谁又知道在网络建设初期有多少传输线路维护人员一步一步地丈量光缆线路,一遍一遍走过秦皇岛的大街小巷、沟沟坎坎,确定光缆路由的最佳方案。秦皇岛的网络接入能力从最初的2M接入为主,到目前最高可接入100GE速率的综合业务承载平台,可谁又知道有多少传输维护人员在建网初期各种条件都不完备的情况下,忍受着三九严寒在小小的机房里被设备温暖,三伏盛夏被烈日骄阳亲吻……

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没有按时下班,多少顿没有在公司的食堂正正经经吃过午饭,多少次半夜在睡梦中被紧急故障的电话铃声叫醒,多少次加班后又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工作岗位,多少次在答应了陪孩子去游玩后黯然失约,多少次顶着雷雨赶往抢修的路上,多少次在加班后得不到家人的理解默默忍受,多少次撑着病痛的身体依然毫不犹豫的赶往工程现场,多少次为了更好的优化方案呕心沥血……

而我个人,也在这拼搏奋斗中,逐步成长起来:成为第一批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技术支援专家,河北省百名“能工巧匠”,并圆了自己高级工程师的梦想。

感恩与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浪花虽小,却总能积聚起前进的力量。

从1987年的夏天,耸立在秦皇岛市邮电局院内的铁塔发射出900MHz的无线电波,到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从满足基本通信需求到服务生活的方方面面;从2G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并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

一路走来,一路汗水;一路走来,一路喜悦;一路走来,一路感恩。

在这个时代洪流中,我欣喜地看到中国移动勇立潮头、披荆斩棘,大跨步地前进,逐步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而我们则有幸参与其中,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心中无比的幸福,庆幸自己能有机会与时代一起奋进,与公司风雨同舟,与同事一起奋斗、一起成长,共同分享这份令人骄傲的喜悦。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短暂却辉煌的逗点。遥望明天,等待我们的仍然是漫漫征程。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移动也将坚定不移、深化实施“大连接”战略,深入推进“四轮驱动”融合发展,在实现移动改变生活的基础上,齐心协力创造未来更加美好的智慧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今的我,仍奋战在通信网络的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坚守那份属于自己的追求,逐梦前行......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