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科普秦皇岛 > 文章详情
青龙满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科协系统改革经验介绍
2018-12-10

青龙科协紧扣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围绕市科协提出的“一中心三主线”战略,找准加强科协自身建设、构建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凝聚科技人才力量等“四个着力点”,突破创建全国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河北省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示范县“两大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建立健全基层科协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了创新工作举措,注重特色、打造品牌,跨越赶超的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优秀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开创了全省这一荣誉的先河。代县委、县政府起草了《创建“河北省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组织部任命了25个乡镇科协主席,目前全县已经有25个乡镇召开了第一次科协会员代表大会。县科协出台《乡镇科协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被市科协主席李三练签批在全市转发推广。

一、加强政治学习,规范科协自身建设,提高科协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

1.学习教育先行,筑牢思想基础。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机关干部的学习。定于每周一为集中学习日,按照县委规定的学习篇目,认真组织领导讲学、专人领学、讨论交流、外出考察、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先后组织学习教育活动20多场次,做到有记录、有笔记、有体会、有档案,撰写心得体会12篇。通过学习,使机关全体干部深刻理解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理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机构制度先行,筑牢组织基础。成立由主席任组长、副主席任副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天杰兼任,具体负责教育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同时结合“四下基层”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了领导挂钩联系村制度,为更好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3.调研摸查先行,筑牢活动基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研究确定4个课题,由主席亲自带队深入青龙镇苏杖子村、干沟乡盘岭沟村、马圈子镇石杖子村、百草园中草药协会、食用菌协会等现场开展蹲点调研,深入到普通群众当中,铺下身子接地气,撰写调研文章4篇,以课题调研的新成效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做好

前期必要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在《青龙信息》上刊发。

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把握机遇求突破,赢得 “小单位大作为”的社会公信力。一是借助项目申报,完善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建设。以申报“国家级优秀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整合全社会科技专家人才资源,完善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人员配备、专业分组、工作制度、鼓励政策等,使其成为一支能够满足各类科普活动需要的科普队伍。向机关事务局申请了办公场所,购置了办公设施和移动多媒体、电脑、摄像机等设备。实现了“有组织、有阵地、有机制、有活动”。二是借助省科协领导联系我县的机遇,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以创建“河北省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示范县为契机,代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创建“河北省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组织部任命了25个乡镇科协主席,县科协出台了《乡镇科协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农技协发展规划》、《科协、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乡镇科协组织建设规范》、《乡镇科协会员代表大会操作规程》、《关于成立两家园区科协的通知》、《乡镇科协工作指南》等系列文件。到12月底,全县25个普遍召开乡镇第一次科协会员代表大会,逐渐实现了乡镇科协“五有一落实”(即:即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牌子、有公章、有工作规程,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在村级组建农村科普小组和农村科普联络员,把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科技能人等充实到了农村科普队伍中来。新建和恢复各类农技协和各类学会组织,促进其发挥作用。县科协从各类农民自治组织、涉农企业、大专院校、涉农部门中有针对性选择专家和乡土人才成立农技协联合会、软枣猕猴桃产业研究会、食用菌产业研究会等,经常召开座谈会、产业研讨会,积极发挥其产业科技引领作用。目前,我县有各类学会和协会74个,其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5个,科普基地10个。企业科协1个,学校科协3个,社区科协1个,乡镇科协25个,村级科普小组97个。形成一个遍布城乡的组织网络。三是借助相关部门力量,探索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从县内外高校、涉农部门、技术推广部门有针对性地聘请一批知名教授专家,组建了一支首批50人的科普专家服务团。与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共同开展“科技专家帮扶手拉手活动”, 选派的23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与青龙镇苏杖子村的15户帮扶户开展帮扶活动,效果显著。针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推荐工作,组建专家团对所要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实施后进行绩效评价。在乡镇组建兼职科普工作队,建立科普志愿服务体系。科普工作队的队长由科协秘书长担任,选拔业务相关的各所站人员作为队员,随着人员工作的变动随时进行调整。坚持对兼职科普工作队进行档案管理,坚持做到“人员精干、档案齐全、动态管理、服务有力”。

三、坚持虚功实做,以创新服务方式为主导,让城乡居民和企业发展真正受益。虚功实做是搞好科普工作的重要途径,科普工作作为各个基层科协的本职业务、重要业务,只有坚持了虚功实做,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避免形式主义,让城乡居民和企业发展真正受益。一是建立了“青龙满族自治县科普惠农服务中心”。 依托御禾园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面对全县群众开展农业产品展示的平台,将县内重点农业产业分门别类地进行科技知识宣传,使群众在这里可以集中对各类产品的优势、劣势,生产成本、技术成本、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而有效地服务广大农民创业致富。在乡镇科协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科普示范村示点,通过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农村科普书屋、科普文化墙、科普活动室等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农村的科普服务,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二是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引导产业创新发展。从辽宁省丹东市和本溪市引进软枣猕猴桃种苗,建成3个示范研究育种基地,使其成为我县又一新兴农业产业;从昌黎县引进土壤改良剂,重点用于我县蔬菜、中药材、果树、草碾杂粮生产基地土质改良,防止重茬;引进优良高产品种懒谷三号,提高我县精心杂粮的质量和产量;帮助从河南引进香菇9608、平泉香菇808等新品种,大大提高了香菇的品质和产量;引进食用菌自动控温系统,有效地解决农户种植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这一最大难题,大大地提高了菇农的种植成功率,增加了产量和经济效益;从山西省引进高钙果种苗,建成新型果品育种基地一处;引进肉鸡中草药材防疫灭病新技术,提高全县肉鸡成活率,大大提高肉鸡养殖户收益;引进肉鸡舍“电净化自动防疫灭菌系统——畜禽空间电场”,用物理方法减少肉鸡患病和死亡率,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发展。与农业局联合带领百草园中药材协会会员去安国和石家庄神威药业参观考察中药材种植技术和销售,并组织召开农技协联合会成员培训会,发展中药材种植2000亩。四是借助大型节日的机遇,营造宣传科学的氛围。“全国科普日·青龙科普月”主场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大赛成果展、“云科普”服务终端体验、医学专家义诊大型活动、科普知识答题现场抽奖、科普展牌宣传、科普资料集中发放等活动。参加活动的科普志愿者25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活动受益群众达到2万多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等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与县民宗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科技局等十几家单位联合聘请省级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教授进村进行养殖、林果技术等培训。

四、夯实联合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促使全民科素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及时调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成效。县科协按照人员的工作变动,及时调整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青龙满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协调领导小组成员,由最初的18个单位调整到35个。二是完善青少年科素工作平台。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青龙满族自治县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购置一套壁挂式小型科技馆和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器材,协调县教育局配置“科技总辅导员”1名,扎实有序地开展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三是公务员科素工作有新亮点。聘请市科协领导和东北大学任教授对全县25个乡镇科协主席和县科协全委会委员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又带领他们到昌黎、抚宁、海港区科协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这次培训普及业务知识,拓宽工作思路,大大的提升我县科协系统干部的工作能力。四是城镇居民科素工作有新进展。在山水雅园社区建“云科普社区服务站”。依托心理咨询协会在三个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大培训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五是农民科素工作有新推进。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县科协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科普示范村”的通知》,要求每个乡镇每年创建一个,四年后创建100个。同时,命名了第二批县级科普示范基地。

五、创新科普手段,利用各种媒体,拓展了科普宣传渠道。一是继续编辑《青龙科普》刊物。同时,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编印一批科普宣传册以及科普宣传资料,包括《无公害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村三位一体沼气池》、《蔬菜农药使用指导手册》、《畜禽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玉米清洁种植技术规程》等10本,2万册。二是拓宽科普宣传渠道。“科普专题”节目已经完成试播,“青龙满族自治县科普网站”已经正常运行。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免费为基层干部、科技工作者、科技示范户、农民朋友手机用户发送实用技术、健康知识等信息。在广场LED屏播出12期“科普大篷车”节目,每期7天,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三是增加了科普手段。争取到了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共同赞助的科普大篷车项目,并利用其现代手段和“流动科技馆”的功能积极组织开展活动。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