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县区 > 文章详情
省级文明村镇留守营镇张各前村——文明之风扎根,人心特别敞亮
2019-02-18

记者 王鸽

抚宁区留守营镇张各前村,为啥能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文明村?走到村口,便能找到一半答案——

在这里,还没见到村匾,先有一排排高层楼房映入眼中,那是张各前村占地25.6亩、被评为“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新民居。

到新民居看看,里面水电设施齐全、外面绿化到位,跟城里的小区没啥两样,迎面走来的村民,脸上都是笑盈盈的。

65岁的老村支书郭树成,喜欢在这平整的道路上溜达,听大伙儿闲聊时夸着如今家家富裕、村容村貌整洁的幸福生活,跟着乐得合不拢嘴。

然而,作为文明村的带头人,对于张各前村如何能守得住“文明”二字,老郭心里还有另一半的答案,“从人心里刮出来的‘新风’,才是咱真正的底气呢,这两年,村里开展啥工作,都注意从改变思想上起头,现在,大伙儿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儿,都挺让我吃惊啊。”

“三项行动”刷新乡村面貌

让郭树成吃惊的事,就发生在去年4月份的一天。

那天,老郭心事重重地来到村部,他刚听说村民李森5岁的儿子被查出了白血病,治疗费用巨大,特为孩子担忧。

没想到一进村部,院里已聚满了人,“书记,大伙儿都是来给李森家捐点钱,帮帮他们。”村民们这么一说,郭树成才知道,全村正在自发给李森的儿子捐医疗费。

“都不用宣传,所有人想到一块去了。”看着不到两个小时,大家就凑齐了近3万元,这样的爱心和行动力,让郭树成有点吃惊又感动,“人人都有扶贫济困的心思,说明咱的村风培育行动,奏效了。”

郭树成说的“村风培育行动”,是村里开展的“三项行动”中的一项。近年来,张各前村为改善环境,为村民提供物质文化服务,展开了“三项行动”。

一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村里投资了67万元加宽村内主街道、架设路灯、修建村民文化广场、新建了村民中心。

二是民生改善保障行动。张各前村协调闲置土地建起6栋新民居;协调资金70万元打60米深水井两口,实现全村24小时供水。村集体出资为全村397户办理了新农保,参保率达100%。设置村助学基金,每年儿童节为村小学捐款2000元,用于教学设施的改善。

三是村风民风培育行动,村党支部逢年过节就会为困难户和80岁以上老人送钱送物,一下子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了全村互帮互助、爱老敬老的风气。

“四支队伍”带出文明新风

如今,张各前村从硬件环境到精神气质的文明风气,在十里八乡出名。同样出名的,还有这里的“四支队伍”。

原来,为了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给村里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张各前村成立起四支很有特色的服务队。

头一支是农业产业化服务队,负责对经济产业提供各种咨询和订单销售服务,通过他们的工作,全村已有700亩甜玉米按照订单形式销售,30多家养殖场解决了销路问题,年创收800余万元;第二支队伍是“知心大姐”服务队,妇女主任周素侠当队长,成员8名,有专门办公室,专解决邻里纠纷、婆媳矛盾;第三支是农村文艺宣传队,他们的保留节目是省级非遗项目“抚宁太平鼓”,已带动许多群众参与了进来。

第四支队伍由郭树成任队长,是村里的巡逻队,除了治安巡逻、协助有关部门工作,还负责向村民普法宣传。

前几天,郭树成巡逻时走到了王宝昌和黄德胜的农田交界上,看俩人都在这梗着脖子、瞅着对方,老郭一下就明白了咋回事——这老哥俩儿,因为边界有点模糊,拗气了十多年,谁也不服谁。这不,要开春播种了,年复一年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

郭树成赶紧上前,拍着俩人肩膀说,“种地连着的地边,一共不差一米的事,今儿大伙儿签个协议,各退一步彻底解决了,别再连年闹来闹去,咱宣传的法制观念一碰到事,就不作数啦?”

让老郭有点想不到的是,听他这么一说,两位村民马上答应了下来。十多年的纠纷就这样解决了,让郭树成对“四支队伍”的工作,更加有信心,“文明风气一旦扎根了,越来越齐整的不光是村里的设施和环境,人心也会特别敞亮,咱们村的将来,一定会特别美!”

 短评:

张各前村的模样,让人难忘。这里有高层住宅楼和贯穿全村主街道的1200延长米法制宣传墙,村里的小河也打造成了荷塘景观。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的特殊工作方法。这些行之有效又贴合本村情况的做法带来的变化,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注重实效,总会做出令人振奋的成绩。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