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县区 > 海港区 > 文章详情
居民满意就是最好的回报
2019-03-12

记者 张重厚

“你每个月只有30多元钱,扣去伙食费只剩10多元,自己都不够用。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却这么帮助我,把我的困难当做你自己的困难。我有什么困难,你千方百计为我解决……”这是一封写于1972年的信,信中所要感谢的人,叫唐炳军。

今年70岁的唐炳军退休前是驻秦部队的一名技术工人, 40年的技术积累,让他刨工、钳工、车工样样精通。1998年,他搬到园丁小区后,就利用自己的专长义务帮居民修理自行车、水龙头、家用电器等。从来都是随叫随到、不收取一分报酬,这一坚持就是20年。“有事儿就找唐师傅。”如今这句话成了小区居民们口口相传的广告语,也是对他热心助人的完美诠释。

说起帮助他人,有两件事令唐炳军印象深刻。

1963年3月,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后来山海关办了一个人物事迹展览,有雷锋穿的衣服、鞋、帽子、被褥,还有他的日记,唐炳军看了以后深受感动,并立志一定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因为我看他做的事都是平平常常的小事,也没特别大的事,所以说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从那以后,唐炳军见到谁有困难,就热心帮忙。

多年前,一辆天津牌照的轿车在秦皇岛撞倒了一辆自行车,唐炳军出面帮忙,免费帮双方把车修好了,双方特别满意,“谢谢你,秦皇岛好人。”天津汽车司机临走时的这句话永远印在了唐炳军心里,唐炳军觉得,自己的行为为秦皇岛争了光,这份成就感也让唐师傅在帮助他人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唐炳军常说:“要想帮助别人,热心和技术缺一不可。”技术工人出身的唐炳军,修车的手艺自然不在话下,居民们都说,经唐师傅手里修过的车,特别轻快,特别好骑。为了帮大家修车,唐师傅平时还自己花钱买了很多自行车零件备用,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儿就是没有车架子,要不都能自己攒辆自行车了。” 这些年经他手修过的自行车有两千多辆,附近小区的居民们都称赞连连。

在唐师傅家的地下室,疏通机、水管配件、冲击钻、自行车配件,各种工具摆得满满的,种类之多,型号之全,俨然是专业修理铺的水平了。在众多的维修工具中,最令唐师傅自豪的,当属他自己研制的“洛阳铲”,专门用来取下水道里堵塞的杂物,曾经帮着居民解决了三拨儿专业疏通人员都没疏通好的问题,取出了卡在里面的钢丝。

在平时,唐师傅还不忘提升自己的技术,有时为了研究一个东西的构造,他就把一些坏掉的或者是没用的东西拆开,仔细研究,他说:“到时候修起来心里头就特别有底。”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助人的行动中,东环里社区专门成立了“老唐工作室”,唐师傅的电话就是服务热线,唐师傅的热心、爱心,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在生活中,唐师傅虽然收入不低,但一直生活简朴,父母留下的两块针线板,他至今还在使用;一台永久牌老式自行车,也跟了他将近50年,唐师傅说:“看看这辆车就知道我修车技术到底怎么样了。”

正如信中所言:“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却这么帮助我,把我的困难当做你自己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墨迹已经变淡,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却永远在人们的心中闪耀。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