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栾易鑫
“我的工作很平凡,我只是在平凡的工作中投入了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热爱。”关健是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化学车间的一名高级技师,他在生产一线从事电厂化学监督工作26年,始终坚持以工匠精神将本职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在日常工作中,关健始终恪守“生产现场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条原则,在数次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展现了精益求精的业务素养和水准,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2006年3月,通过数据分析,关健判断出厂内4号主变可能存在严重的高于700℃的裸金属过热重大隐患,严重威胁设备安全运行,极可能导致300MW机组主变压器损毁事故。时间紧、任务重,关健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运用和创新了全套“超精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国内首次创新色谱分析“优化产气速率计算周期”“综合推算故障点发生时间”等两项行业领先技术,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
关健对自己的定位是“为电厂各类设备看病的设备医师”,他通过在工作中诊断不同设备的问题隐患,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工作经验,保障了电厂设备的良好运转,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带领团队整体不断提高。多年来,他通过不断探索,在华北地区率先解决了汽轮机油精密滤油难题、汽轮机油添加防锈剂、抗燃油劣化再生处理难题。2007年,他带领团队解决了高黏度油品微量水分检测的难题。他负责的《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润滑油中磨损金属检测方法研究》项目获得华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一种发电厂水汽中含氢量的测定方法》科技成果获得神华集团公司第二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06年,关健被华北电力技术院聘为工程技术一级专家;2011年被聘为国网能源公司技能专家;2008年获得秦皇岛市首届“金牌工人”称号;2009年获得河北省首届“能工巧匠”称号;2012年获得河北省第三届“金牌工人”称号;2014年被评为神华国神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17年被中电联授予“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一个人的能力再高,所做的工作也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关健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团队整体的技术培训与提高。2002年至今,他带领团队开展润滑油中磨损金属分析长达16年之久,共进行了7000台次实际设备分析,准确诊断多台次大型发电厂重要风机设备磨损故障,填补了国内火力发电厂大型转动机械设备润滑磨损监测技术空白。他所带领的创新团队先后被命名为秦皇岛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河北省总工会“关健电力技术创新工作室”及神华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近10年来,他共带徒30余人,培养出高级技师2人,工程师、技师4名,高级工6名,公司级技能专家2名,神华集团技术能手2名。他带领的化学监督团队共开展各类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累计取得经济效益107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