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洪峰、高博、曹国厂
松林郁郁葱葱,白洋淀波光粼粼,雄安新区一派生机盎然。
自新区设立以来,“千年秀林”工程已造林11万亩、植树1100万株;2018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双下降”,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5.16%、45.45%……
蓝绿是“未来之城”雄安的底色,在这片热土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个树绿、淀蓝的美丽雄安,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未来之城”从“千年秀林”起步
驱车穿行在雄安新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生长茂盛的苗木,这是新区正在实施的“千年秀林”工程。
种了几十年庄稼的容城县高小王村村民高秋良说:“从去年春天我就开始参与植树造林。与别处造林不同,这里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和创新,我们上岗前还有技能培训。”
记者在造林现场看到,每棵树上都悬挂着二维码,这是它们的专属“身份证”。“你看,扫一下这个二维码,除草、浇水、修剪等信息一目了然。”高秋良说。
许多城市绿化造林多使用截干苗,前期长得快成活率高;但在雄安,树被视为与人一样,具有生命情感价值,栽下的树木都是树冠齐全的原生冠苗。
“新区建设的是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生态事业部负责人董增巨说,“千年秀林”并不是说每一棵树都能活上千年,而是通过尊重自然,给予树木适当人工干预,形成一个自然衍替、生生不息的千年森林。
未建城先播绿,“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篇。2017年11月13日,雄安“千年秀林”工程在九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栽下第一棵树;如今,登上秀林驿站二层平台远眺,大片丛林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看着树木一天天长大,高秋良对雄安的未来无限憧憬,“雄安的日子一定会更美好。”2019年,雄安新区将新造林20万亩。未来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1%提高到40%。
让“华北明珠”白洋淀重绽风采
“原来这里是一条污水沟,打开窗户,刺鼻的腥臭味就会扑面而来,而现在污水已经成为历史。”看着家门口存在了近40年的唐河污水库被治理得焕然一新,安新县西涝淀村的季宝生很是感慨。
唐河污水库库尾距离白洋淀仅2.5千米,对白洋淀的水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去年5月,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正式启动,这也是雄安新区水环境治理一号工程。
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之称,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被喻为“华北之肾”。
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础是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雄安新区负责人表示,建好雄安新区可以有100个加分的项目,不治理好白洋淀总成绩就是零分。
新区设立后,在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强化133家涉水企业监管,严格整改提高标准,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
安新县东刘街村村民臧国安是白洋淀的一名河道保洁员。“每天早晨七点到晚上六点,除去中午吃饭时间,要一直划着船清理垃圾。”臧国安说,虽然每天与垃圾打交道,但换来的是家乡的好环境,他心里觉得值!
2018年,雄安新区清理河道垃圾约130.9万立方米,排查河道、淀区两公里范围内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个。此外,已对白洋淀实施5次补水过程,水位达到近年来新高。
“白洋淀的水质已经有所好转,原来不常见的鱼类,甚至大鸨、天鹅又能看到了。”臧国安说。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绘就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
2018年9月5日,雄安新区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与新区相关部门,就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清洁能源推进等问题深入讨论。
这样的“借智借力”案例,几乎每天都在雄安新区上演。河北省环保厅环境监察专员、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曹海波表示,雄安新区汇各方之力,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积极探索适合新区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模式。
2018年5月,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挂牌。2018年9月,新区三县生态环境分局挂牌和垂改完成,并实现乡镇环保所全覆盖。
为破解治理资金筹措、技术瓶颈等难题,雄安新区运用市场机制,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设立100亿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这项重大工程。
“水会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荷开十里,无劳魂梦到苏堤。”这副对联是对白洋淀景色的描绘,也是对雄安未来生活的憧憬。
未来雄安新区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说,新区将展现出迷人的生态魅力,再现“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