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本地 > 文章详情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田野里闯出好日子
2019-04-17

记者傅春秘 储学敏

时下,正值农忙时节。

走进昌黎县巢庄村,一排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各种农用车在棚中穿梭,处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巢庄村只有130多户、550多口人。尽管村庄规模不大,却是当地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土豆交易量最大的村庄,也是冀东地区最早实行“大包干”的村庄。

“巢庄人勤快,大年初一便都进棚施肥,初二打垄,初三种植……这要在以前,大家伙儿哪有这个积极性。”76岁的巢善华老人是上世纪70年代巢庄的大队长,看着不远处的大棚,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

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吃的还是“大锅饭”,农民种什么,谁来种,多少人来种都是根据指示进行。社员只要出工就有工分,所以导致大多数社员出工不出力,生产效率十分低下。“那时候,社员积极性低,粮食产量特别少,老百姓根本吃不饱。”回忆起“大锅饭”年代,巢善华无奈地叹息着。

“饭都吃不饱,住的就别提了,那时候家里的房子都不如现在的牛棚好。”说着说着,巢善华忍不住哽咽落泪。

因为穷,巢庄很多小伙子打着光棍,甚至一些过不下去的老百姓被迫闯了关东。为了解决大龄男青年的娶亲问题,巢庄大队提出,谁要给巢庄30岁以上的光棍说个媳妇,就奖励100个工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姑娘愿意嫁到巢庄。

这样吃不上饭、娶不上媳妇、背井离乡的日子,巢庄人不想再继续。

要想吃饱饭,就得做出改变。1978年,巢庄领导班子商量后,大胆提出包产到户,瞒着各级领导,把地分到每户。“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要挨斗坐牢的,可我们就偷着干了。”

包产到户让巢庄百姓有了积极性,全家老小齐上阵的景象到处都是。包产到户的第一年,巢庄人就吃上了大米白面。

1979年11月,唐山地区农业工作会议召开,整个地区近500个公社书记集聚唐山。当时的巢庄大队书记巢殿杰作为26个先进大队代表作典型发言,介绍了巢庄经验。

1980年,巢庄村还一次性买了90多台电视,虽然大队给每户补助100元,可400多元一台的黑白电视机,各户自己还得掏300多元,巢庄人就买得起,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事儿。

这一下巢庄出名了。“那时候大家都叫巢庄为‘电视村’。”巢庄百姓此时才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全国放开包产到户并实行大包干,昌黎县各村头的墙上也刷上了“要想富,走巢庄路”的标语,巢庄人真的闯出了新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后,富裕起来的巢庄人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紧紧抓住国家鼓励科学种植、土地流转等多重政策新机遇,加大了创新步伐,在土地上做文章,向科技要效益,向规模要增收。

为了使腰包更鼓、钱袋子更大,思想活、脑子灵、手脚勤的巢庄人对传统农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的大田变成了温室大棚,将一季种植变成了三季种植,并通过土地流转,将邻村的耕地变成了自己的致富庄园。

“2月蒙棚,5月下旬土豆就成熟,紧接着再种甜玉米,100天就可以收,10月我们就种菜花或是圆白菜,百姓收入逐年增加。”巢庄党支部书记巢勇伍乐呵呵地说:“目前,我们村基本上形成了‘土豆、甜玉米、菜花’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

不仅全村160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土豆,巢庄人还通过土地流转从周边村流转了七八百亩地,土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017年土豆收得好,亩产1万多斤,那年收的价格也高,百姓每户都能落个20多万。”巢勇伍十分激动地说,“现在种一亩地,村民怎么也能赚上个万八千的。”

时代在变,巢庄也在变。如今,敢闯敢试、拓新图强的巢庄人,正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属于巢庄人的奋斗故事,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