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纪念先烈 > 文章详情
解国累卵之危 救民倒悬之苦 ——“为秦皇岛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革命人物事迹”系列之二
2019-04-17

记者王东

【韩立平】昌黎县荒佃庄镇韩营村人,毕业于昌黎师范讲习所,任农村小学老师。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边教书,一边参加抗日活动。在纪念“九一八”国耻日全体师生的集会上,他慷慨陈词:“军阀擅权,政客构衅,连年混战,忧患频仍,外强侵入,家国不安,国难当头,人人有责,我中华全民,炎黄子孙,均应奋起抗争,以解国累卵之危,救民倒悬之苦,务不使神圣国土辱临倭奴之手……”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许多学生参加革命。1938年,昌黎掀起农民大暴动,他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曾任华北抗日联军昌黎支队参谋长,在泥井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丁万有】昌黎县荒佃庄镇大营村人。1938年,丁万有、王二虎等“草莽英雄”受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影响举起了义旗,丁自封司令。后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了张其羽领导的抗日大暴动队伍,组建华北抗日联军昌黎支队,丁万有任司令,下设5个总队,成为滦河东部最大的一支暴动队伍,他带队攻打周边,逐渐控制了除昌黎城以外的广大农村。根据形势需要,丁万有带领起义队伍西进,10月21日,遭日伪军包围,丁万有率部队突围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战斗中,丁万有的母亲、叔婶、兄嫂等8人同时遇难。

【阮务德】山海关人,1933年毕业于山海关田氏中学(今山海关第一中学),考入天津法商学院政经系。学生时代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为天津学联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一次抗日游行中被逮捕,押解到北平,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参加了平西妙峰山抗日义勇军。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时,他加入滦县暴动队伍——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然后恢复组织关系,被调到二十三总队任政治部主任,是该队第一名中共党员。1938年10月在滦县东安河村遭到日伪军突袭,不幸中弹牺牲。乡亲们在掩埋他的尸体时,发现他身边有一些纸屑,那是他在牺牲前,忍着剧痛毁掉的随身所带文件。

【张其羽】昌黎县荒佃庄镇信庄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昌黎、乐亭等地开展抗日联络、发动抗日暴动。1938年,张其羽以教书为掩护,在滦县等地建立了20余处联络点,传递信件、情报,研究拟写《抗日救国章程》,筹建抗日组织,约集暴动骨干20余人举行了“赤崖暴动”,攻破赤崖警察所,缴枪20余支,组成“冀东抗日联军第二总队”,随后扩充队伍至500余人。张其羽还说服丁万有,联合新集董锡福部,队伍又发展至4000人,实现全县抗日队伍大联合,成立“华北抗日联军昌黎支队”,到处打击地主武装。同年8月攻打昌黎城,西进过程中,被敌人包围,暴动失败。

暴动失败后,张其羽任昌乐办事处主任后,积极开展地下活动,秘密印刻《火线》《前进》等刊物。1940年冬,遭遇敌人围攻不幸牺牲。

     (人物事迹摘自《秦皇岛英烈》)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