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重厚
志愿服务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区致力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不断壮大服务队伍、健全体制机制、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全区实名注册志愿者12万余人,各类志愿团体957支,志愿服务项目8700多个,累计服务时长858万小时。相继开展了“周六义务劳动日”“文明旅游志愿引导”“洁净庭院”“志愿者助力文明交通”“文明城市市民巡访团”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志愿服务之花在港城次第绽放、春色满园,也温暖着、装点着这座美丽的滨海之城。
强化运行机制
我区围绕社会关注、群众急需、志愿者管理和需求等,以创新思维强化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使其向常态化、长效化、专业化迈进。
我区建立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一级为区级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联合会);二级为镇、街、园区志愿服务支队;三级为农村、社区的志愿服务小队;四级为各村居志愿服务小组。实行上一级对下一级进行培训指导,下一级对上一级反馈建议的模式。全区从领导干部到热心群众在“燕赵志愿云” 志愿者网络平台实名注册121946人,20类服务团队957支,基本组建起了全覆盖的组织体系。
我区不断加强对志愿服务内容、功能的拓展,服务内容涵盖全区义务劳动、交通协管、创城创森、环境整治、治安维稳、扶残济困、司法救助等20个方面,融入、助推全区各项重点、日常工作任务,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服务功能。
我区还因地制宜地推出星级认定、联合嘉许、激励回馈、信用修复等一系列方法,呵护志愿热情、激励爱心奉献,不断完善全过程的反哺机制。通过“双创双服”“创城创森”等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热点、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需求相结合,我区征集了100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起了全领域的项目培育。
擦亮服务品牌
我区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特色新模式,以响亮的品牌、有效的服务,在服务民生需求方面贡献积极力量,突出品牌服务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照亮志愿服务未来之路。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积极参与“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港城先锋·红色义工”等多个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党员5万余人次,有力助推了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我区不断引领广大青年践行生命追求、激扬青春风采、温暖奉献他人,着力打造“青”字号志愿者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有“万有引力志愿服务中心”“阳光义工协会” “蓝豹救援队”“581(我帮您)志愿服务站”等青年志愿者团队70余个,注册青年志愿者逾10000余人。
在全区所有窗口行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前沿领域,我区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202个。各镇、街道、村居和服务旅游旺季重点单位,设立“文明旅游学雷锋志愿服务岗”27个。开展“志愿者助力文明交通”活动,组织83家单位志愿者在城区主要路口担当文明交通协管员。我区仅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志愿者就有16000余人,无偿为市民、游客提供业务咨询、医疗救助、饮水、指路、交通协管等服务,服务受益人群18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前沿服务品牌发展,真正让百姓受益。
涵养城市文明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志愿服务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一旦融入百姓生活、融入内心世界、融入生活态度,就会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城市文明创建的重要砝码,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我区发挥新闻和网络等舆论宣传优势,利用区属《今日海港区》报纸、广播电视、微信、海港区文明网等媒体,对志愿服务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培养、提升市民“把城事当家事,把自己当主角”的主人翁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创建。
以“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燕赵楷模”沈汝波、“长城守望者”张鹤珊等为原型,创作小品、情景剧等文艺作品,使大众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触及心灵,诠释、传递与日俱增的文明力量和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
区委宣传部通过开展“平民偶像”“最美海港人”评选、举办多场“讲述创城故事 弘扬海港精神”故事汇和沈汝波先进事迹报告会,向广大干部、市民精彩呈现了退伍不褪色、为创城再立功的刘永杰,永葆“创城情怀”的老党员孙桂萍,带着爸爸认领粉刷楼道的小志愿者赵子晨,最美交通引导员朱海霞等身边榜样,传递力量、激发情感共鸣、实现文明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