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县区 > 海港区 > 文章详情
一封承载着民族精神的遗书
2019-04-17

记者张重厚

“人之生死有一定,而死有轻于毫毛重于泰山,我之死,乃是卫国而死,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让帝国主义的铁蹄再来践踏我国的边疆、蹂躏我们的同胞。所以,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血洒疆场乃是男儿应有之大志……”

这是一封70年前的遗书,时光飞逝,如今读来仍被这滚烫的文字直击内心。这封遗书来自李光荣烈士,是他在朝鲜战争中留下的,字里行间寄托着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的无限深情。

李光荣烈士的遗书收藏在其独子李永涛的家中,整整齐齐地叠在一本老相册里。近七十年的辗转,李永涛把遗书始终带在身边,经常取出遗书反复阅读,来寄托对父亲的哀思。李永涛回忆,父亲李光荣出生于1924年,曾是一名军医,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右腿在西安到延安的封锁线上受过枪伤,但是为了不暴露身份,忍痛到达安全区后才进行救治,因此留下了腿疾。李永涛出生不到一个月,他的父亲就离开西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奔赴了抗美援朝前线。子弹无眼,枪炮无情。在异国他乡,李光荣除了要做志愿军,还要承担医疗救治的任务,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1951年3月,27岁的李光荣在战场上写下了这封遗书,托人转回老家。同年国庆,由于表现优异,李光荣作为抗美援朝回国汇报团的一员参加了解放中国的庆典,在北京照下了唯一一张照片。由于李永涛和母亲当时在重庆,而李光荣回国在北京,并没有回重庆看一眼自己的妻儿,这唯一的一次回国竟成了永别。重回战场的李光荣不顾自身的伤病,冲进战场抢救伤员不幸牺牲。他在遗书里写道,“我是怎么死的,死的情形、地方、时间,这些都不必询问详情,战场上的情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按照李光荣将幼子“送返家乡以慰双亲暮年之心”的遗愿,年仅23岁的母亲将李永涛从西南军区带回了老家。李永涛说:“地方很苦,母亲就在山里大庙里教小学生,吃了很多苦。就那么苦,她也不找政府,说国家要建设,不给国家找麻烦、添负担。”1952年,毛主席为烈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李永涛一直保存至今。

1986年,李永涛因工作调动来到秦皇岛,和父亲一样也是一名医生。他继续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每每遇见贫困的患者,不仅不收救治费用,还进行生活上的资助。他说:“不能对病人冷漠,不能对病人不同情、不怜悯,这些都是受父亲革命传统的教育和影响。”

一封遗书、一张光荣证、一张老照片,对李永涛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必须传承的民族精神。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