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史娜
“我会一直用自己最真的情怀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把工作做好,兢兢业业为行进中的法治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耿雅清,一位在政法战线工作30年的工作者,对职业的深厚感情。
4月10日,记者在办公室里见到正在工作的耿雅清。
“铃铃铃……”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起,耿雅清拿起听筒贴在左耳边,顿了一下摇摇头又换到了右耳边。记者不解,疑惑地看着她。放下电话后,她笑着解释,3年前,她得了突发神经性耳聋,当时为了抢时间完成工作,顾不上住院,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左耳基本失聪。“可我总想着能唤醒左耳,所以接电话还习惯性地先让左耳听听,不过还是听不见。”
病了没时间就诊,既反映出耿雅清的工作强度,也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这股“狠劲”。耿雅清说,忘我工作也是源于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30年前,耿雅清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先是分配到燕山大学做教学工作。1989年市政府办公室筹建法制科,得知这个消息,年轻又不甘安逸的耿雅清毅然调到市政府办公室,成为法制科第一人。这一干就是30年。
法制工作是参谋助手工作,是幕后工作,需要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我的原则是承担了就要尽力做到最好,绝不三心二意藏奸耍滑。”回想这30年,耿雅清挺自豪:“法制办的所有工作我都做过,早年全部业务工作基本都由我做。”1993年,耿雅清率先设计了行政执法证件备案管理方式,沿用了20多年;1999年市政府第一起因确权被省政府行政复议和第一起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案件也是由她来代理并胜诉,有力维护了市政府的权威,避免了争议林地无休止的纷争;她负责规范性文件和市政府合同协议及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审查工作时,不是简单地将法律审核工作以“脱坯套模子”方式做,而是结合多年积累的法律知识与政府职责经验,在确保不违反法律和上级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做到又有创新和特色。
2012年11月,为厘清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底数,耿雅清到档案室将1989年以来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文件目录逐一查找,对近3000份文件都逐一审核,连续三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办公楼锁门。2015年秦皇岛市取得了立法权,这是秦皇岛法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实现了她多年来的梦想。此时她虽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却犹如重新焕发了青春,多年积淀化作无限力量。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积极准备,在立法零起点、零经验的不利条件下,边干边学,以拓荒者的精神,以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立法工作中。
成绩是付出最好的佐证。在三年的时间里,耿雅清完成了市政府立法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七部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审查修改和六部政府规章的制定,立法数量省内领先,立法质量得到各界好评。她主导起草审核的两部地方性法规草案和一部政府规章为相关领域全国设区市首创。
“对人和蔼,对工作一丝不苟。”“太直、太傻、太认真。”是同事们对耿雅清的评价。在耿雅清心里,为工作的“真”和“傻”很值得。
编辑:郭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