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秦报时评 > 文章详情
【焦点话题】创卫,播下“洁净”的种子
2019-05-07

文/翟宏军

汤河边的一个小巷里,一位妈妈欲将剥下的香蕉皮随手扔掉时,孩子焦急地说:“不能扔!”那稚气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很有力量,传进每个人的耳朵,直穿每个人的心灵。我市的创卫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洁净”的种子。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大家都想生活得好一点、再好一点,这期间的量变到质变,创卫可作催化剂。正是源于这样的广泛认同,我市创卫始终秉持“为民、惠民、利民、靠民”的原则,不作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不怕露丑。创卫带来的改观,从车水马龙的大街敞道到背街小巷,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

创卫为民,为民创卫,不仅“创”出了生活环境的渐次改变,还改变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我们看到了接力沈汝波的浩荡队伍,看到了红色义工默默奉献的身影,看到了自愿参与小区建设的退休老人,看到了爱岗敬业的公交司机和环卫工人,他们是创卫的基石,他们在为创卫代言。

据说,有的城市创卫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民的认同度与参与度较低。这说明,创卫没有与市民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甚至搞花架子,那么,就没人买账了。创卫,改变生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当人们意识到它的重要,就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发展中也有一些旧积习带来的问题,从环境建设到公共服务,仔细梳理,不能回避,这是公众想要改变的,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必须改革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创新变革中,我们才会感受车轮前行的声音,感受个人需求与社会进步融合的喜悦。

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少些花活儿,多些能够促进民生的措施,这是正途。但这并不意味着市民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许多有碍于公共环境卫生的问题,比如测评中提到的乱扔烟头、车窗抛物、乱堆杂物等问题,显然多是由市民造成的,反过来又影响了市民自己的生活。市民不改正自己身上的一些陋习,仅凭有关部门跳独舞,永远也抵达不了胜利的彼岸。

于市民而言,对于创卫可以热情投入,也可以保留看法,但提高公共环境卫生意识却是每个人实实在在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创卫红黑榜制度是个很好的做法,不仅现在要做,就是创卫成功了,也要长期坚持,并逐步加以完善。因为这不仅是对有关部门工作的督促,也是对市民的时时提醒,每一个市民也应该像关注天气指数一样关注公共卫生指数,并扪心自问,我为城市卫生应该做什么、做了什么?

用硬件打造环境,用软件深入人心。创卫,在人们心中播下“洁净”的种子,定将引领城市走向健康、卫生、美丽的明天!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