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本地 > 文章详情
为了习近平总书记惦记的大凉山,扶贫助学30多年的他独自踏上5000多里的旅程,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村捐出仅有的10万元积蓄…… 老兵又一次完成心中的“任务”
2019-05-09

c781ccc85f23ea94c7dfebcb3047805~1.jpg

62ed3cd28bb97dfb93764af3f8218bd~1.jpg

记者唐晓辉 王鸽 杜楠 摄影记者程学水

5月7日,在四川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庆恒村,大片金银花吐出了嫩芽——这是村里的“起生合作社”种植的第一批经济作物。

这个寄托着庆恒村希望的合作社,是以一位远在秦皇岛青龙的老人肖起生的名字命名的。

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来到花田查看,最近,她总会想起去年这时,92岁的肖起生老人独自从5000多里外的秦皇岛送来仅有的10万元积蓄,帮助村里脱贫的事。她永远忘不了在西昌与老人相见的那一幕——

老人满头银发,旧衬衫的领口已泛白,经过长长的旅途后显得很虚弱。“终于把钱送到了!”说话的时候,老人眼神里满是兴奋。

收到老人所有的积蓄,吉克石乌决定只在最需要时才会动用这笔钱——为困难老人买用品,给幼儿园孩子买衣服,办合作社……为了向肖起生老人表达感谢和敬意,村里以他的名字命名合作社。

在5000多里之外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前庄村,肖起生还不知道合作社的事。5月6日,已经93岁的老人向记者讲起去年的这次行程,思路十分清晰。

2018年3月,肖起生从报纸上看到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脱贫工作的报道。作为一名1945年参加革命的抗战老兵,老人很着急,“大凉山是革命老区,不能让那里的百姓受穷啊!”他给吉克石乌写信,表示要汇去10万元帮村里脱贫。他先到银行汇款,后又找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都没能成功。

肖起生急坏了,说好的话怎能不算数呢?2018年5月,他趁着到承德参加老战友团聚的机会,瞒着家人,到北京坐上了去往四川的列车,打算直接到凉山送钱。

列车上,肖起生突然胸闷,列车长通知了他的家人。小儿子肖卫平连夜坐火车去追,在成都站接到了父亲。老人不愿回家,说必须完成“任务”,肖卫平只好联系吉克石乌。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吉克石乌急忙劝他回家,保重身体,可还是没能动摇老人的决心。

最终,双方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见了面,肖起生如愿捐出了钱。

5月6日上午,肖起生在家中拿出珍藏的与吉克石乌的合影照片,他说这是家里最珍贵的东西。肖起生一生节俭,平房住了几十年,烧水还用老太阳能灶,厨房里预备的午饭只有一锅白粥、几碟咸菜。

离休后的30多年,肖起生几乎把全部工资都投入到助学、扶贫中,修整村小学、资助困难学生、为遇灾群众捐款……

“完成这件事,我吃得好,睡得好。”肖起生拂拂白发,“这是我一生最后的贡献,这辈子都按党的要求去做,我很高兴。”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