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 > 文章详情
最好的纪念,是前行 ——纪念最美退伍军人、优秀共产党员、好人沈汝波逝世一周年
2019-05-31

又近6月,港城草木葳蕤,花团锦簇。

大街小巷中,志愿者们身上的红马甲比花还鲜艳。人群中,仿佛还有那个穿着“01号”马甲的瘦削身影,微笑着跟大家走在一起。然而,他已经离开整整一年了。

一年前的6月1日,最美退伍军人、优秀共产党员沈汝波因病逝世,穿着他挚爱的绿军装,留下把平凡汇成伟大的“11万件好事”,人生定格在58岁。

离别之日,整座城市为之落泪,万民十里长街送英灵。那震撼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转眼便又是一年初夏。

他似乎已经走远,但又从未离去。在他身后,留下满目芬芳。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859.jpg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02.jpg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05.jpg

3月3日,我市“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启动。市委书记孟祥伟同2000多名志愿者代表身穿红色马甲齐聚人民广场。此次行动也是我市全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的开端,旨在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的精神符号,用志愿服务擦亮城市文明底色,让秦皇岛越发有“温度”和温情。

如今的港城,正在沈汝波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继续前进。“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成为一场遍及全城的“接力赛”。千千万万个沈汝波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市民的身影,正沿着沈汝波的足迹,汇成秦皇岛最靓丽的风景线,汇成践行党的宗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足迹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09.jpg

为人民服务是他的理想,11万件好事用生命践行。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12.jpg

2015年,沈汝波荣获秦皇岛十大最美志愿者称号。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15.jpg

沈汝波为来看望他的雷锋班首任班长薛三元按摩。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17.jpg

沈汝波向党义爱心服务队各分队的志愿者代表授旗。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20.jpg

沈汝波为自己的老连长穿上志愿者服装。

11万件好事,铸成一座永远的丰碑

尽管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人们仍忘不了这样的一幕。

2018年5月底,因食道癌复发住院的老沈已到弥留之际,一位叫李永花的癌症患者特地来医院探望。

李永花家庭困难,几年前,沈汝波曾多次帮助她。这次再见面,老沈已病得不能下床。但在临别时,他示意妻子拿出了500元钱,塞进李永花手里……

这是沈汝波做的最后一件好事,也是他一生完成的11万件好事中,普普通通的一件。

18岁那年,沈汝波就在部队里许下了“一生要做十万件好事”的诺言。此后,他用40年的时间坚守和践行,即使身患重病也从未停下奉献的脚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78年,沈汝波参军入伍,很快被部队里学习雷锋做好事的氛围感染,在老兵的带动下,他把学习雷锋的决心落实到行动上,因为表现出色,经常得到表扬。

指导员靖贵山还记得,当年的沈汝波尽管体质不是那么好,但训练刻苦,军事技术一流,特别在学雷锋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一次谈话时,靖贵山提到毛泽东的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在沈汝波心里激起了波澜,他看到书架上有本《十万个为什么》,心想:我能不能完成10万件好事?他指着那本书告诉指导员,“我这一生要做10万件好事。”

从那天起,沈汝波给自己下了任务,每天至少做4件好事,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做一件好事画上一笔,以此督促自己。

在部队里,沈汝波换过6个岗位,养猪、挖煤、种菜……哪里有需要,哪里最脏最累,他就去哪里,受到大大小小表彰600多次。入伍第三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尽管在部队工作忙、训练苦,但他一有闲暇时间,就去帮战友和驻地百姓做好事。

驻地附近,有一家老两口年逾七旬,无儿无女,患病在身,沈汝波偶然得知,每周到老人家搞卫生、洗衣服,还用省下的津贴为老人买药看病。

类似的好事不胜枚举,军营生涯把沈汝波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军人和共产党员,赋予了他有困难冲在前的勇气和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品格。

沈汝波承诺的10万件好事,在部队就完成了8000多件。

退伍后,沈汝波到秦皇岛蔬菜公司当起了制冷工,依旧抢着干脏活儿、累活儿,业余时间坚持做好事。

2001年,单位改制,沈汝波主动下岗,自食其力在海港区先茂里小区开了一家“党义理发店”。他在店里公示:残疾人、五保户、军人免费,节假日所有人半费,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上门服务……

“党义,就是为党和社会尽义务。”沈汝波这样解释店名。

沈汝波自学推拿按摩,每天拿出4个小时为困难群众免费服务;给小区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带头值深夜最累最困的那一班;定期去老人院和部队义务按摩、理发,年复一年,风雨无阻。

2015年7月,沈汝波被诊断为食道癌,经多次化疗,身体虚弱。但他在医院里还帮病友理发,捡拾垃圾,“只要活着一天,就把‘正’字画下去!”

出院后,他又开始忙碌:在社区举办培训班,到部队献爱心……尽管家庭条件困难,一家爱心企业送来2000元慰问金,他转手就送给了社区10户困难家庭。

2018年3月的学雷锋日活动,沈汝波病情恶化,可他依然出现在活动现场,用沙哑的声音给大家鼓劲。

5月4日,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的沈汝波,向李永花捐出500元,他把这件事算作与之前帮助她的同一件,不曾记进本子里。至此,老沈本上的“正”字停留在1.6万多个,算起来是8万多件。其实,加上没有被记下的,他做的好事早已超过了11万件。

沈汝波的事迹传播开后,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做好事的队伍中。他创建的党义爱心团队扩大成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集结了上万名志愿者。

沈汝波虽然离开了,他却用“11万件好事”的壮举,将一点一滴的平凡善行汇成江河,筑起一座丰碑,留给这座城市无比宝贵的精神荣耀。

纪念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26.jpg

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秦皇岛日报社记者张悦深情讲述沈汝波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33.jpg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省市级媒体持续报道沈汝波的先进事迹。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36.jpg

党义服务团队为李永花送去捐款。

精神的火炬,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5月27日上午8时,阳光照遍港城。海港区新一街社区工作者吕思林早已来到了海港区西部快速路路边的志愿者服务点。

作为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新一街社区分队的一员,和所有队员一样,吕思林每隔一两周就会轮流来到街边义务服务。

“向沈叔学习,做好事不怕风吹日晒。我平时工作就是服务居民,执勤是把岗位从办公室搬到大街上,帮助更多人。”小吕说。

在服务台上摆好矿泉水、打气筒和医药箱,她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秦皇岛志愿者”马甲,别在胸前的一枚黄色徽章格外显眼。

徽章上面印着雷锋头像,还有一排小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那是沈汝波生前亲自设计的样式。

还在街边理发时,老沈就自费做了一批这样的徽章,有人来,他常会送几个。为啥要做这么多徽章送人?他只说“留个纪念。”其实,他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把坚持了一辈子的“雷锋精神”传递。

如今,老沈虽然不在了,他的小徽章却被做出了千枚万枚,因为已经有那么多人,接过了他的旗帜。

“去年,沈叔走了,我和同事们心里咋也不能平静,要把他的精神接力下去,必须行动起来。”吕思林说,半年前,由新一街社区干部和小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申请加入了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授旗”后,成为了新一街社区分队。

分队除了参加党义团队的义务活动外,还会经常自己行动,带领居民“洗城”,为社区的孤寡老人上门理发……

每次志愿活动,吕思林都会仔细地佩戴好徽章,“戴上它觉得踏实,这里带着沈叔的一份儿呢。”

在沈汝波精神的带动下,这样的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正在港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年来,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已由原来的22支分队,发展到34支分队、8支横向联合队,共有志愿者1.3万多名。

秦皇岛阳光义工协会是最早和党义爱心团队合作的秦皇岛地方公益组织,经常和沈汝波一起清理小区垃圾,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阳光义工协会负责人兰红晨说:“这一年里,我们几乎每天都有公益服务、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大型公益活动,大伙儿都在沈汝波身后的公益道路上,坚定地往下走。”

正在接力老沈的队伍来自各行各业,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农民、个体经营者、还在上学的孩子和退休了的老人。志愿者团队越壮大,就越有力量。

不久前,老沈最后一个帮助对象李永花摔伤了腿,舍不得花钱医治。一直关注着她的党义志愿服务队马上组织捐款,一天之内就凑了3500元送到了她手上。

看李永花身体虚弱,家里只有上高三的女儿相依为命,各个分队的志愿者纷纷利用起自己的专长,维修暖气、上门理发,采购药品,帮助母女俩渡过难关。

5月底,李永花需要去医院,却没有力气,又是联合队猎豹救援队的小伙子迅速赶到,将她一直送进了病房。

“有了他们,好像沈大哥还在一样。”李永花说,她也在沈汝波的精神感召下,签下了遗体捐献协议书,成为了一名捐献志愿者,“得到那么多帮助,也想作些贡献,每个人都想向他靠近一点儿。我还记得在理发店,沈大哥给我看他养的小花,他笑得真温暖啊,希望那个小楼的灯永远都是亮着的。”

正如李永花期望那样,沈汝波去世后,他的理发店也就是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大门还总是敞开着。

这里还是老沈在时的模样,只是那件他当作宝贝的“01号”志愿者马甲,静静地放着,没人再穿起。

按照沈汝波的意愿,一楼的两张按摩床和理发用具都捐给了他常去服务的村子。腾出空间后,这里即将作为培训志愿者理发、失业人员按摩技术的基地和学生之家。

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在二楼成立了党支部,大家在这里讨论公益活动计划和目标。

“这一年来,中心组织队员们进行义务演出100多场;带动3000多人清理、捡拾城市垃圾;为600余人次义务按摩、300余人次义务理发;给上百名市民培训了理发、按摩技术;服务站点的执勤也从未间断过一天,这还不包括各个分队自己的活动。”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勃说。

沈汝波去世一个月后,他的儿子沈廷伟正式接过旗帜,成为党义志愿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

“从去年7月开始,每个周末都在公益活动中度过,尽自己全力去做,踏踏实实去做,这样就会离爸爸更近一些了吧。”沈廷伟说,

在活动中,沈廷伟总能再次感到父亲的力量,“好像一回头,还能看到他。我做的可能永远比不上爸爸,但一定要把他的精神传递下去,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让公益的力量更大。”

老沈的妻子李玉云也会经常跟着儿子一起去参加公益活动,“想他的时候,就看看大家的身影。和大家一起做好事,是老沈最快乐的事,他快乐我就快乐。”

在“沈汝波”式志愿服务的带动下,港城“志愿红”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城市乡村……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23万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2400支。全市依托“燕赵志愿云”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5万个,全市志愿服务网上认证总时长累计达1900万小时。

“作为志愿者中的一员,我能感觉到秦皇岛人对接力沈汝波和志愿服务的热情很高。”看着党义服务中心墙壁上老沈一针一线绣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王勃说,“沈大哥点了一把火炬,把咱们的心照都亮了。”

前行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41.jpg

致良知公益服务中心到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西河小学和安门口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书籍和学习用品。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44.jpg

青年志愿者到海港区老年人服务中心陪老人话家常、给老人们梳理头发。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46.jpg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邵轩泽(左)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49.jpg

秦皇岛日报社志愿服务队看望抗战老兵张和福。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52.jpg

鲁商商会为青龙山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55.jpg

在旅游旺季,志愿者团队在火车站为外地游客提供志愿服务。

微信图片_20190531093958.jpg

海港区文化路社会工作者协会携手爱心企业为辖区困难群众送去防寒用品。

微信图片_20190531094000.jpg

我市启动春运“暖冬行动”,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置服务岗。

继续前行,筑起一座“好人之城”

沈汝波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也带动着整个港城的文明前行。

如今的秦皇岛,不仅到处有志愿者的“红色”身影,也经常会看到普通市民加入到捡拾垃圾、清扫城市的队伍中来,街头的文明礼让之风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捡拾路面垃圾、擦拭绿化栅栏、排查破损市政设施、清理海滩垃圾、开展走访慰问、发放创卫宣传单、引导文明交通……市委组织部成立了“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作为“党员固定服务日”,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集中开展一次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连续组织18次“党员固定服务日”活动,60万人次参与其中。

每到“党员固定服务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全民洗城”“烟头革命”“清洁海滩”“协管交通”“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市级领导也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单位的志愿服务,在全市营造了打造美丽家园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氛围。

“全市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是为民思想、展现党员形象的体现,也是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沈汝波精神的价值体现。”市科技局党员志愿者谢园感慨。

“从起初的几个垃圾袋都不够装,到现在一个垃圾袋都装不满,活动的开展,影响着人们自觉把烟头丢进垃圾箱里,更激发带动身边的群众一起为创建美好家园共同努力。”市委老干部局党员志愿者吴春雷深深感受到,传承沈汝波精神给港城带来的变化。

为了从制度上引领志愿服务的积极、持续、长效发展,我市从顶层设计入手,探索“3321”志愿者嘉许和激励回馈机制。依托市级、县区级和街道级三级层面,对优秀志愿者给予精神鼓励、项目促进、物质奖励三种不同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导作用和居民的主体作用,以社区为重点,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让志愿者热情更高,乐趣更足,干劲儿更足。同时向社会公开征集志愿服务项目1200个,确定资助项目189个。每年,市志愿服务基金会至少拿出80至100万元的资金用于项目资助,带动其他志愿服务组织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

根据各自的实际和特点,我市各街道社区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山海关古城街道东城社区副主任李伟介绍,东城社区对志愿服务累计达到一定时长的志愿者每年安排一次免费体检,作为对志愿者的回馈和激励。北戴河各社区在“烟头革命”活动中,推出了烟头兑换毛巾、牙膏、矿泉水等激励方法。

从志愿者的自发响应,到一座城市的全方面支持,沈汝波精神正在港城落地生根。

好人是鲜活的价值观,也是道德建设的标杆和旗帜。沈汝波留下的巨大精神动力,为秦皇岛树立起一座“好人之城”的目标。

一次乘坐公交车时,平民偶像董晓娜出示了一张“好人卡”,享受到免费乘车的待遇。这场景正巧被车上一位朋友看见,她对董晓娜竖起了大拇指,“看到这张卡片,我不仅是羡慕更敬佩她,我也要多做好事,成为这样的人。”

2018年年底,市文明委出台《秦皇岛市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对道德模范的各项礼遇和帮扶政策,标志着“秦皇岛好人”礼遇帮扶常态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市文明委联合交通、旅游、商务等部门,向道德模范发放300多张“秦皇岛好人卡”。道德模范持卡可享受免费乘车、免费逛景区、免费体检、免费停车等多项优惠政策,同时为他们搭建起升学、就业、就医、保险等多方面、多样化礼遇平台,旗帜鲜明树立“好人受尊重、有地位、不吃亏”的社会导向。

这不仅是用实践印证“好人有好报”,更是一场激发好人行好事的“蝴蝶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奖励嘉许制度,通过对‘好人’的奖励,让全社会的人都争做好人,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让秦皇岛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市文明办主任姚飞表示。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如今的港城,已拥有千千万万个沈汝波式的志愿者。党义、山海关古城、抚宁春雨、昌黎小雨点、未淑云、李秋杰、孙金凤……一个个志愿服务先进团队和典型人物的名字,被人们熟知和叫响,在沈汝波精神的感召下,榜样的力量不会枯竭。

“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是我们对沈汝波同志最好的纪念!”市委书记孟祥伟说。

当生命终止,他倒下的地方已铺出一片新绿,只等人们去继续点缀上火红的色彩,像他最喜欢的小花,平凡却又热忱地奉献给大地芬芳。

而只有前行,才能将他的精神延续。一年过去了,姹紫嫣红的港城那么美丽。

老沈,你看到了吗?


记者:储学敏  王鸽

图片:姜涛  李历  李铎 杨宽 程学水 通讯员张立国

编辑:郭小溪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