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磊
看着薯窖内高高堆积的“薯山”一点点下降,一袋袋打包好的白薯被装上了车运往市区,像阴霾了多日的天突然放晴,老李的脸上又重现了笑容。众多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让老李辛苦栽种的白薯有了不错的销量,“太谢谢大家帮忙了,可救了大急了。”老李说道。
本报6月17日3版以《快来帮帮这个卢龙的农民》为题报道了卢龙薯农李绍南遭遇卖薯难的情况。2018年秋,老李收获近10万斤白薯,由于经验不足,对市场信息把控不准确,又不会营销,导致白薯大量积压,眼看着存储期限越来越近,很多白薯出现了腐烂,老李心急如焚。
秦皇岛纵横户外团队群主 “纵横”和队员王佐军得知老李的困境,多方联系渠道帮助售出8000斤白薯,可老李家还有4万斤左右的积压量。于是,爱心人士在市区设置了3个销售与预订点,帮助老李销售白薯。
记者了解到,稿件见报后,3个销售与预订点的白薯销售情况很不错。许多爱心市民看到报道后,纷纷赶到销售和预订点购买爱心白薯,为老李献上一份爱心。
6月19日下午两点半左右,记者在位于秦皇岛日报社3楼的预订点看到,大量打好包装的白薯已被预订的市民取走,仅剩10多袋零散地堆放在地面上。这几天,来这个预订点订购并领取白薯的爱心市民络绎不绝。
市民杨女士也是过来领取预订白薯的,她告诉记者,看到晚报的报道后,她打电话订了两袋,“家里人都爱吃白薯,平时也经常去市场买。”杨女士说,老李辛苦耕种一年很不易,“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咱能帮一把是一把。”记者从秦皇岛日报社预订点了解到,从前期报道见报之日至本稿截稿前,这个预订点已帮老李销售出2000多斤白薯。
在开发区昌德小区销售点,负责牵头的于立民告诉记者,白薯卖得特别好,“基本上每天销量都在700斤左右。”他说,购买白薯的不光是本小区居民,周边小区的热心居民也闻讯赶来,还有爱心人士专程从抚宁开车前来购买,“每天早上8点多开始卖,晚上10点多还有人过来买。”市民的热情和爱心让人动容。
海港区西港路雅韵缘茶坊销售点销量同样不错,“头一天卖了2000斤,昨天又卖了1000多斤。昨天晚上拉来了1500斤,从早上卖到现在,没剩多少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负责人“纵横”说,不光团队内部队员纷纷购买,大伙儿也在朋友圈转发,亲戚朋友也都过来买,与他熟识的一个公益团体一次性就买了1000斤。
“昌德小区和茶坊两个销售点售出的加上预订出去的,共卖出了1万斤。”王佐军说,有几家爱心单位和团体都是一次几百斤的购买量,“效果挺不错的,不出意外,这周应该能帮老李把最后积压的白薯全卖出去。”
“谢谢大家的帮忙,我这心病可是去了一半了。”电话中,老李的声音里透着开心,他说,目前爱心人士已帮他销售出1.2万余斤白薯。
“家里烂的和品相不好的白薯扔掉了,得有1万多斤,剩下的1万多斤好的也预订出去一些。”心情喜悦的老李,希望通过本报向所有帮助他的爱心人士真诚地道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