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社会 > 文章详情
纸上动“针线” 灯下“绣花”人 ——记“最美女记者”李宇
2019-07-02

记者刘旭伟

下午四五点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快要下班的时候,但对于《秦皇岛日报》出版部主任李宇来说,这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在其他单位,夜班是轮流上的,但作为报社的夜班编辑,每个工作日都要与星月相伴,而这样的工作,李宇已经干了11年。

在做夜班编辑之前,李宇在日报政教部已从事了6年的时政记者工作,2008年1月,她调入了日报总编室,工作的内容和环境与以前完全不同。夜班编辑是报纸出版的重要流程之一,那些时效性强、需要刊发在头版和要闻版的重点稿件都需要夜班编辑逐字逐句逐标点地认真编辑校对。作为报纸出版前的最后一道把关人,夜班编辑承担着重要责任。

作为出版部唯一的一名女编辑,李宇在岗位上兢兢业业。11年来,从普通编辑到部门主任,她以优秀的专业能力、女性的细致和耐心让领导放心,也让同事们刮目相看,而这背后是近似“强迫症”般的严谨和专注。“出版部作为一张报纸的总调度、总把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报纸的质量和安全,可谓责任重大。作为出版部主任,用如履薄冰来形容绝不为过,有时候甚至是下了夜班回到家中,突然觉得某个细节不妥,又返回单位修改。”

出版部的上班时间是下午4点,下班时间却不固定。记者的交稿时间,就是夜班编辑工作的开始,总编在大样上写下“清样”时,他们才能舒一口气回家,下班时间经常在凌晨一两点。如果有突发事件或是重要稿件,夜班编辑是无法预测下班时间的。去年8月13日,秦皇岛降下暴雨,为等待《暴雨中的坚守》稿件,夜班工作结束已是凌晨3点。望着漆黑如墨的雨夜,李宇干脆没有回家,打开行军床在单位凑合了一晚。独自一人睡在200多平方米空旷的采编大厅,工作的疲惫使她已经顾不上恐惧,窗外的风雨声成为伴奏,沉睡到天亮才回家,而这样“夜不归宿”的夜晚不在少数。

长年熬夜,黑白颠倒,让李宇的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也让她与家人相聚的时光变得格外宝贵。

李宇的爱人张宏宇在日报经济部工作,她下夜班的时候,爱人已经熟睡,爱人一大早采访出门时,她还在睡梦中,爱人只能留下一条微信:“饭在锅里,吃的时候再热热。”让李宇感到温馨和甜蜜的是丈夫的理解和体贴,担心她深夜回家不安全,只要有时间,张宏宇会上完白班再陪她一起上夜班。

虽然夜班编辑的工作辛苦,虽然出版部主任的责任重大,但那种遇到好新闻的惊喜,那种制作一个好版面、想出一个好标题、编辑一篇好稿件的成就感,让李宇沉醉于这份工作中。2017年七八月,《秦皇岛日报》推出重点报道《一个老兵的承诺》,记者部、出版部的每一名记者、编辑都被“一生要做十万件好事”的沈汝波深深感动着,大家自觉行动起来,采访事迹、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弘扬这种无私大爱的精神。8月3日刊发稿件时,李宇和同事们带着崇敬之情,精心设计版样、版式,稿件如何组合,图片怎样摆放,小标题如何再凝练一些,前后做出近十块版面,直到清样付印后抬眼望向窗外,才发现天已经微微亮了。

“有人觉得我上11年夜班太不容易了,其实报社上夜班的女性可不少,女记者、女校对员、女制版员……姐妹们都非常厉害。”李宇希望大家别觉得她特别“汉子”,相对于雷厉风行、勇挑重担这样的评价,她更愿意被称为灯下“绣花”人。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