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昌伟 赵春龙 陈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多年来,我区不断加快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城市居民基本住房条件,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老旧小区改造,
让居民住得更舒心
老旧小区改造可以促进居住条件的改善,直接让大家真真切切受益。
今年72岁的贾新泽,在燕北小区已经居住了20多年。他告诉记者,燕北小区建于1993年,因建成年代较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的配套设施老化,小区出现附属设施破旧、墙体破损、道路积水等问题,尤其是他的家门口,一下雨就成河,连人都过不去,车子转弯也到处溅水。
今年,随着燕北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之后,加紧对小区的硬件设施、破损墙体、积水道路等进行改造,硬化了道路8000平米,粉刷外墙2000平米,新做了透水混凝土树池34个,彻底解决了贾新泽大爷的难处,他动情地说:“改造后道路平整多了,原来小区老年人都去别的地方遛弯,如今在自己小区转悠就行了。”
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源于我区9年前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在2010年,我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在改造前,工作人员本着“先民生,后提升”的理念,确定居民最关切的地下管网等问题,把有限资金用在群众需要的地方;改造中运用基层党建引领机制、“五轮征询法”等方法,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改造,争取最大限度让居民满意。
9年来,我区不断探索改善提升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从最初的只改造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打理好小区的“面子”,到如今挖掘小区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等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居民归属感的“里子”,一个个改造提升项目,一处处文化广场,打下了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底子”。到2018年底,我区陆续投入维修改造资金8.5亿多元,对150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善提升,共涉及住宅楼2700多栋,建筑面积约710万平方米,累计受益人口达30万人。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贺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改造要做到既为老百姓服好务,又维护好改造后的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还要跟街道和社区一起规范好和培育好我们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出现一些乱堆乱放或者私搭乱建等等一些影响我们改造效果的情况。
城市路网建设,
让居民出行更便捷
从居住环境到出行条件,我区的城市路网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而作为城市主干道的河北大街就是用来观察这种变化的“显微镜”。
1920年建成的河北大街于1979年改建为混凝土路面,在1994年进行东段路桥拓宽工程,增设59盏路灯,砌污水沟520延长米,2001年开始道路拓宽改造,修筑雨水管沟、铺设管道、沥青路面等硬件,建成了全市第一条8车道沥青路。近年来,我区又继续完善路网体系,2018年,长江道西延伸一期竣工通车,兴化大街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民族路北延伸成功打通。在我区开了31年大客车的白玉環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路网的变化,他说:“城市发展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刚来到秦皇岛的时候,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马路,现在我们走到哪里,都道路宽敞、顺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捷。”
不仅要大街路畅通,也要小巷路况好,从2011年到2015年,我区完成了57条街巷路的改造,改造长度1.45万米,改造面积15.7万平方米。
而就如何继续发展好城市路网建设,孙贺也讲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他说:“海港区要谋划一批拉开骨架、打开空间的大项目,特别是最近按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既定的北部新城战略,我们谋划了民族路、西港路,海港开发区也谋划了兴民街、南物流路等一些重大项目。”
多样基础设施建设,
让居民日子更有奔头
除了居住和路网以外的城市基础设施,车站桥涵、绿化亮化、公园游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也在齐头并进。2018年,我区对城区内民族路、建设大街、海阳路等33条主次干道、小街小巷行道树树穴进行美化,累计完成1.52万个。新建曦竹园、曦梅园、春瀚园、春漾园四个游园,并对小汤河游园进行改造提升。累计栽植乔灌木673株,地被309730盆,卫矛球104个,国庆菊1488株,串红2860株,月季6600盆。
一条条亮化的街道、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植被、一个个优美的公园游园,不仅增添了城市靓丽的景观,也勾勒出人们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而就如何传承好一代代人干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工作,孙贺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说:“下一步我们会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扎扎实实地管好工程、管好项目,为我们海港区城市的发展,为我们老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