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朝
在昌黎县园丁小区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媳妇伺候生活无法自理的婆婆30多年,尽管生活负担重,整日忙忙碌碌,可她从不抱怨,见谁都是笑盈盈的,语气也总是轻松愉悦——她就是河北好人、秦皇岛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老师赵志英。没有耳提面命,赵志英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把孝老敬亲的优良家风传给晚辈。
“太,你吃完了没?吃完了我帮你捡碗。”看到3岁的小孙女懂事地照顾太奶奶,赵志英既感动又欣慰。在赵志英的家里,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是一家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30多年前,赵志英刚刚结婚,婆婆因手术感染落下严重后遗症,那时候还能拄着拐杖到户外走走,但由于神志不清,一出门免不了到处乱走,加上大小便失禁,回来后常常不是拉在裤子里就是尿在裤子里,经常是一天得换两三次衣服。有一次,婆婆又拉在裤子里,还正赶上公公不在家,弄得床上、地上到处都是,赵志英下班后一进屋,见状立即哄着婆婆洗了澡,给老人换上干净衣服,又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忙完了婆婆,她又匆匆忙忙地给家人做饭,刚做好饭,上班的时间又到了,没来得及吃一口,赵志英又忙着上班去了。
2006年,婆婆下楼时摔了一跤导致股骨骨折,从此常年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白天、晚上都得有人照看。赵志英的丈夫看到母亲难受的样子心痛地直流眼泪,赵志英宽慰他说:“老张,你安心上班去吧,家里有我和爸在不会有事的。”就这样,赵志英和公公两个人白天、晚上轮流看护,换尿布、洗身子、洗被褥。因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婆婆经常大便干燥,有时几天解不下大便,赵志英只能用手抠。由于赵志英的细心照顾,婆婆没有因长期卧床而患其他疾病。
婆婆骨折卧床后不久,由于长期操劳,公公又得了冠心病,不得不住院治疗,出院回家后还得继续输液、吃药,这又加重了赵志英和丈夫的负担,夫妻二人更加忙碌了。赵志英早晨5点就起床,先给婆婆接大便、换尿不湿、洗洗涮涮,再忙着给一家人做饭;晚上下班又是一通洗洗涮涮,不知不觉就忙到了晚上11点,常常吃不上一顿稳当饭。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30多年的时间里,赵志英坚韧地和丈夫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丈夫心疼她,公公逢人就夸她,亲友们来家里也对她的公公说:“你这儿媳妇就和亲闺女一样,您可真有福气!”
“我们爷俩就跟亲爷俩一个样。”赵志英说,公公性格好,生活有规律,晚饭后如果公公想出去遛弯,她总是陪着老人,“人越老越需要陪伴,只有多陪伴他们才不觉得孤单。”
有人曾问过赵志英:“你天天给婆婆端屎端尿,就不嫌脏嫌累吗?”每到这时她总是说:“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但能看到一家人开开心心,不比什么都好吗?用我的孝和爱换来全家的幸福与安宁,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