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储学敏
从懂事起,肖凤兰就帮着母亲照顾患有脑瘫的哥哥。母亲去世后,她就带着哥哥一起过。36年来,肖凤兰为人妻,为人母,如今已经“升级”为奶奶,而她一直带着哥哥生活。“这辈子哪儿也没去过,就围着锅台和哥哥转了。”肖凤兰说,爱人、孩子都支持她,虽然累,可她不后悔。
肖凤兰住在北戴河西山街道安居社区,哥哥肖福柱60岁了,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由于患有白内障,2002年起眼睛也看不见了,大小便时总是弄得到处都是。肖凤兰和家人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清理,把肖福柱伺候得干干净净,看不出是一位长期卧床的病人。
在肖凤兰的言传身教下,儿媳从未过门开始,就加入到照顾舅公的行列,就连逐渐长大的小孙女都知道疼爱这个“呆呆”的老舅爷。有时候肖凤兰忙着做家务,小孙女会扶着老舅爷去卫生间,玩高兴了,她还会调皮地趴在肖福柱后背上,脆生生地喊上一声:“老舅爷!”肖福柱听了开心得不得了。
今年上半年,爱人、小孙女和刚出生的小孙子同时患上流感住进了医院。肖凤兰急得在家直抹眼泪:“这些年光顾着照顾母亲和哥哥,对爱人和孩子亏欠太多了。”有人建议她把哥哥送到养老院,谁知小孙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要是把老舅爷送走,爸爸就没有舅舅了。”儿媳知道肖凤兰的心思,便对肖凤兰说:“妈,您安心把舅舅照顾好,我负责把孩子照顾好,一家人好好的,就是咱家最大的财富。”
“自己遇上的都是好人。”肖凤兰常常这样说。爱人和她一样,从结婚起就主动分担起照顾哥哥的重担;到大姑姐家吃饭,大姑姐还准备一份儿“打包带走”的饭菜,给肖福柱带回去吃;86岁高龄的老姨都想着给“傻外甥”拿衣物……相信好人好报的肖凤兰还会把政府送来的、自家吃不完的米、面、油转送给更加需要的人,“我家收入虽然不多,但也够用了,在情感上我家是非常富足的。”
7月14日,刚刚过完56岁生日的肖凤兰像往常一样,在家里伺候哥哥一日三餐和多次洗涮。肖凤兰看着一旁睡觉的哥哥说道:“我这样做,也算对得起母亲生前的嘱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