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文章详情
【壮丽 70 年·奋斗新时代】 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系列报道 携手合作求共赢
2019-08-05

记者鲁建滔 高扬

每周来秦皇岛工作上三四天,对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院长李立峰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如同电影一样,一帧帧画面转换太快。前一个镜头,他还在北京拥挤的地铁里或者拥堵的公路上,后一个镜头,他已经呼吸着带有咸味的海风了。

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2016年初,位于北京的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与我市签订“部市共建、院市合作”战略合作协议。3年多来,秦皇岛研究院筹建的医养康养老中心已经试营业,举办了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康复辅具京津冀产业园今年开工建设。“我们想把秦皇岛打造成为集‘医养康培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李立峰说。

当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很多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这样的京秦合作项目开始在秦皇岛落地、生根、发芽,它们在成长的同时,也给秦皇岛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主动对接走新路

其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秦皇岛与京津合作的步伐迈得要更早些。早在2013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对接北京海淀区,寻找协同发展新路径。

2014年5月11日,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棋局上铿锵落子,成为双方进行产业转移、机制对接、创新合作的载体和平台。来自中关村的北京千方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成为入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首批企业。

在产业合作机制上,一方面根据本地需求,我市积极筛选可以转移的新项目、新技术;另一方面,有效整合本地市场资源,为转移企业开拓更大市场,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随后,一系列的合作快马加鞭——

千方科技在我市投资建设的出租车综合服务运营管理平台项目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打开了我市智慧交通市场;中科院成果转化基地引进了中科院遥感所、地理所、自动化所等10家科研院所的16个项目;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入驻企业近40家……

这些来自中关村的企业给秦皇岛带来了什么?

漫游世纪(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在我市打造的e谷创想空间,完全按照中关村的模式运营,为早期项目和初创企业提供开放办公、早期投资、产业链孵化等服务。自2015年8月运营至今,已吸引入孵初创型企业65家,为我市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刘伟利就是一位受益者。

一直怀揣创业梦的他从一家大型外企辞职后,来到e谷创建了睿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准备在智能餐饮行业上施展拳脚。

“在e谷,最大的感受,我不是单打独干,创客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大家手上都掌握什么样的资源。”刘伟利说。以e谷为平台,与软件类、机械类、工业设计类等“兄弟”企业开展合作十分方便,开发完成智能奶茶机器人产品,他的创业团队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

通过e谷的牵线搭桥,睿翱公司还与投资公司成功对接。融资成功,这让刘伟利对创业目标更加坚定了。

如今,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累计引进项目120多个,不少来自北京的项目,成为引领秦皇岛开发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排头兵。

产业聚集结硕果

在承接京津产业中,政府的主动作为固然重要,但企业更看重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让企业自由选择与产业链的组合,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裂变。

“公司生产基地从北京搬到秦皇岛,最直接的好处是离客户更近,给我们节省了物流成本。”在恒业世纪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厂区,企业运营总监杨树华比喻道,新厂区就像一个新巢,他们这些“北漂”的员工是候鸟,随着企业的搬迁迁徙而来。

恒业世纪是一家在北京从事电子类消防配套产品制造的公司。2015年,受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鼓舞,公司把生产基地搬到了秦皇岛。

“在北京的时候,秦皇岛海湾公司就是我们最大的客户。当初往秦皇岛搬,也是希望离海湾公司更近一些。”杨树华解释说,原来从北京生产基地往海湾公司送货,物流成本高、送货时间长。“我们在秦皇岛的厂区离海湾公司只有13公里,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现在不但物流费用降下来,还随时可以给客户送货。”

生产基地外迁对恒业世纪公司发展带来的变化是“战略性的”。“原来公司在北京是租用的厂房,想扩大生产几乎不可能。现在公司新厂区占地有40亩,所有的厂房和办公楼都是我们自建的,一期和二期已经建设完成,剩下的三期是给未来扩大生产预留的,我们现在可以从容地制订自己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感觉真是不一样了。”

在恒业世纪新厂区的旁边,一家消防电子公司已经悄然奠基。让杨树华感慨的是,秦皇岛的消防设备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消防产品的聚集地,“至少有五六家以上,而且都是体量不小的企业,这对秦皇岛消防产业的发展有好处。”

李立峰也看重产业链的聚集作用和协同效果。

“在发展大健康产业里,秦皇岛的地理位置对创新和人才是有吸引力的,我们考虑让京津科研成果在河北落地,这是建设康复辅具京津冀产业园很重要的一个定位和出发点。”李立峰解释说,“在布局上,北京提供技术指导,秦皇岛产业园则开展康复辅具检验检测认证、康养行业人才培训等服务的落地实施,推动康复辅具领域前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在康复辅具领域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市与京津合作交流愈加活跃,实施合作项目153项,与北控集团、首创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深入,京能热电联产项目工程过半,北京京威股份整体搬迁项目投产达效。

公共服务惠民生

“从运行一年来看,家长们还是挺认可的,经常有家长打电话咨询到我们学校上学如何办手续的问题。”7月5日,北京实验二小山海关学校校长白茹明说。

2016年,山海关区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签约,将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当时仅有6个班的老龙头小学。2018年9月北京实验二小山海关学校开始招生,当时一年级招了5个班,每个班40人。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去过北京实验二小接受跟岗培训,他们在北京认师傅、跟着听课,看师傅是如何管理班级的,还要参加年级的活动。通过学习,我们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确实有了变化和提升。”白茹明说。

在医疗卫生方面,我市积极争取承接京津医疗机构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通过对口支援、共建共管、举办分院、整体搬迁等方式向我市疏解和拓展。

北戴河医院与北京医院合作建立分院,北京医院帮助北戴河医院开展适宜技术和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北戴河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市第四医院与天津肿瘤医院合作,成为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分院……京津冀医疗方面的合作与互动,让港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共享京津大医院的医疗资源。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从2016年开始,市公交总公司开始办理“河北交通一卡通”业务。一张公交卡,在京津冀多个城市乘坐公交车可以享受当地公交优惠乘车政策。目前,我市还积极推进京秦高速二通道、秦唐高速公路秦皇岛段、京秦高速北戴河新区支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期望与京津手牵得更紧。

……

在拥抱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秦皇岛正在打造与京津合作新的速度、宽度、深度。

取舍之间,竞争与合作之变,长远与眼前之虑,谋定而后动的秦皇岛,通过借力与发力,通过取京津之长补己之短,正在为自己注入快速奔跑的新动力。

 


编辑:郭小溪 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戴山

终审:马力 张晓阳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