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县区 > 海港区 > 文章详情
推行“1234”工作法 写好人才“大文章”
2019-08-06

记者刘思彤通讯员赵凤娇

我区为积极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精心构建坚持一个原则强后盾、搭建两个平台引人才、实施三项工程育骨干、提供四维空间展作为“1234”工作法,倾力构建人才汇聚洼地,为海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保障。

坚持“一个原则”,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强化领导,研究出台《海港区区级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实施办法(试行)》,遴选22名优秀人才与区级党政领导建立联系。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年度述职、工作例会等各项人才工作制度,定期督导人才工作落实;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比重,将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强化保障,专门列支人才工作站建设经费20万元,人才体检、疗养、学习考察等经费10万元,落实省“巨人计划”个人奖励14.78万元;开通人才“绿色通道”,优化人才服务政策,13家企业的18名人才成功申请了人才公寓。

搭建引才和安财“两个平台”,为吸引人才筑巢引凤。借力京津冀知名企业家交流会、省市大型招商活动,多平台面向全国发布人才需求信息5000余条,引进各类人才351人。开办就业创业培训班34期,培训1020余人。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有200余名毕业生在海港区就业创业。发挥1.4万平方米的港发大厦创业孵化器作用,引进企业31家,完成各类税收9750万元。围绕海港区“一中心三基地”产业定位和“开放引领、港城融合、产业强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培育和建设一批高端实验研究和成果转化平台。已有43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10家众创空间,5家硕士流动工作站落户海港区,入驻创业团队260个,争取省市科技扶持资金200余万元、贷款资金600余万元,累计解决热难点问题55个,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实施“三项工程”,为特色人才强筋壮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实施“三项工程”,多渠道、多模式、多类别培育本地人才。特色旅游人才培养工程,以旅游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及一线服务人员为重点,建立院校教育、继续教育、企业培训三者有机结合的旅游人才梯次培养模式,开办旅游人才培训班6期,培训585人,为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制定《海港区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建立3个社区书记工作室,常态化开展社区队伍培训,培养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全区输送培养各类社会工作人才近千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企业人才工作站建设工程,建立了农业、旅游业及经营管理类人才工作站3家,开办各类培训班72期,培训1000余人,帮助企业进行人才蓄力,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人才工作网络。

提供“四维空间”,让优秀人才施展作为。聚焦献策、服务、交流、展示四个支点,提供“四维空间”,发挥人才服务作用。建言献策空间。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驻区企业产、学、研合作,与燕山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聘任14名行业精英作为招商引资顾问。开展“我为海港区发展献一计”活动,在“海港党建”微信公众号中设置“人才献计”专栏。累计收到促进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建设、精准招商引资等各类献言献策50余条。服务社会空间。组织优秀人才深入一线,开展“牵手乡村教育”、送医送药下乡、送温暖等活动,累计精准帮扶学校13所,送课111节,送讲座83场;医疗服务38次,出诊专家677人次,服务群众2.1万余人次,免费送药5.1万元。学习交流空间。依托“青客”综合服务平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举办高端人才主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系列培训、全区经济工作专业化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培训活动,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101期,科研活动213场次,培训人员5200余人。展示风采空间。依托“港城先锋”电视栏目、“海港党建   ”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张秋妮、周慧霞、房文平等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拍摄《情系教育,播种幸福》《房庄的桥》等优秀人才系列宣传片,发挥优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