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逸芳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曾经,吃饱穿暖便是幸福;曾经,瓦片遮头便已知足。如今,无论是一条条宽广整洁的街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还是那城市中繁华热闹的商场,餐桌上丰盛健康的佳肴……都向我们展示着人民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衣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衣”的变迁好似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解放初期,老百姓几乎是清一色的蓝布衣服。如今,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由单调逐渐趋于斑斓,不同材质、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服装已经装满了我区老百姓的衣柜。
说起服装,从事服装裁剪定制35年的刘艳杰有说不完的话。“过去大家做的大多都是西装、建设服、中山装。当时老百姓做衣服的目的都是以实用为主,腰身、长短都得留出很多收放的空间,为的就是一件衣服能多穿几年。”刘艳杰说。
据她介绍,80年代初期,化纤品在我区盛行,随后混纺、棉麻、纯棉、丝绸、麻纱相继进入市场。到了90年代,各式毛料、纯棉制品增多,运动休闲款式的服装逐渐成为我区老百姓穿着的主流。如今,大家越来越注重服装的美观、舒适和品牌,各类品牌服装店、成衣店、定制服装店在我区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同时,也有许多市民通过网络购买样式更为丰富的服饰。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添置衣裳更多是为了美观,很多顾客都是自己设计好了样子来我店里选料、制作,对‘用什么料子达到什么效果’‘如何搭配能更有个性’都有了更高要求,什么运动的、休闲的、复古的、宴会的各种款式数不胜数,衣服做的一针一线都要细致,就连衣服褶儿都得掐得符合潮流!”刘艳杰说。
近几年,刘艳杰应市场需求为自己裁制的服装打上了“私人订制”的商标,并雇佣了新的技术人员。今年夏天,刘艳杰的服装店主打的各式桑蚕丝印花裙装、裤装再次吸引了众多新老顾客的光顾,看着应接不暇的订单,她心里乐开了花,她说:“新时代对服装、饰品都有着新的要求,现在我们必须得把服装做得新颖、细致、有个性,才能跟上老百姓对服装的需求!”
食
“治大国,若烹小鲜”,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回望,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文化,折射出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多重红利。
7月28日中午11时左右,是家住海政里小区的退休教师张淑文一家的午饭时间,老两口将孙女们最喜欢的肉丸馅水饺端上饭桌,桌子上还摆满了各式凉菜和蘸料。张淑文介绍:“饺子是我们家最受欢迎的食物,孩子三天两头就要吃。我们小时候,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顿饺子,馅儿里能尝到丁点儿肉味儿就很满足了。”
1940年出生的张淑文是我区的老住户,也是我区发展变化的见证人。据她回忆,儿时因为家里人口多,她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当时人们以吃粗粮为主,想吃蔬菜也只能等到夏天自家菜地里种的菜成熟了。平常要是谁家吃个白面馒头,那绝对是“稀罕的粮食”。海港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可谓一穷二白,直到1985年,我区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仅为53.05%,人民生活水平仍处在温饱线上。随后,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张淑文回忆,那时候想为了过年储备些好的食物,常常天不亮就得去排队,提前几个月储备食物准备一顿年夜饭,也成了这一代人独特的甜蜜回忆。
迈进新时代,我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渐渐地,“吃顿肉”已经不再是老百姓“过年才有的期待”,粮、油、肉、蛋、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反季节蔬菜、瓜果也都走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老百姓对饮食的要求也趋向“更美味、更健康、更特色、更有文化”发展。而今,海港区的大街小巷遍布各式风味独特、菜品精致的餐馆,各类外卖餐馆、半成品速食配送店、有机生鲜超市应运而生,满足了人民对饮食的更高需求。“现在想吃啥都有,过年过节的鸡鸭鱼肉、各式海鲜都不能少。闲暇的时候,一家人还会一起到附近山区、周边农村、邻区邻市尝尝特色美食,感受美食文化。”张淑文说。
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从农村到城镇,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区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4月,北港镇圆明山南三村改造项目返迁安置房开工建设。该项目为我区北港镇魏家沟村、河东村和陈庄村的村民安置房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155亩,建设安置房1080套,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北港镇副镇长朱宁介绍,根据返迁居民需求,结合项目实际,圆明景苑小区规划建设11层小高层楼房12栋,还有“6+1”楼房21栋,9班制幼儿园1栋,村公产商业配套设施2栋。新住房不仅在户型设计、住房质量等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在基础设施上更是狠下功夫,配齐配全水、电、暖、气、雨污管线等基础配套设施。同时,着眼于完善社区功能、美化社区环境,合理布局住宅、社区综合体、文体项目、花园绿地、巷道路网等,将返迁安置房打造成“居住满意、生活便利、和谐美丽”的新型社区。“根据目前的项目进展情况,我们预计在今年内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尽量在明年10月左右让老百姓搬进新居。”朱宁说。
全力推进优质住房建设,切实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让老百姓远离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圆明山南三村改造项目仅仅是我区安居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持续推动下,我区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据《海港区年鉴》记载,1988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为24.7平方米,而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仅有8.36平方米。
“1963年,我和老伴结婚的婚房是用1.5元租来的7平方米的平房,1988年儿子结婚的时候是带着儿媳妇和我们一起住在单位分租的职工宿舍里。等到前两年孙女结婚的时候,小两口早置办好了一百多平米的电梯洋房,宽敞透亮、装修精致,小区里漂亮得跟花园儿似的。”我区的老住户冯怀志说。如今,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港城人民对住房环境的选择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栋栋高楼广厦鳞次栉比,城区内老旧小区改造初见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速推进,港城人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安居梦正逐渐照进现实。
行
从点点村落到繁华都市,从阡陌交通到路网遍布。今天的海港区,一个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通达全国、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并逐渐向更现代、更便捷、更环保的新时代交通未来迈进。
说到交通,78岁老人冯怀志堪称是港城人民中的“道路专家”,他推着他的大弯梁自行车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路走来,用15张手绘地图记录着海港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在冯怀志老人家中,记者见到了老人所绘制的不同时期的我区地图。“解放初期的这张图画的基本都是村庄,当时咱们秦皇岛就那么几条街,朝阳街、长城路、海阳路、西前街、西后街、正街,现在龙家营以西的村庄大多发展成了城区,道路质量也越来越好,各项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公交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你看,图例这都标注着呢……”如今,我区已拥有包括27条主次干道、45条支路、162条街巷路的完善城市路网,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2017年,全长176.6公里的环长城旅游公路建成通车,更是打开了北部片区的大门,为海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路网建设、交通设施日渐完善的同时,海港区人民的出行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72年我用了近5个月的工资179元买了辆大弯梁自行车,那在当时可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交通工具。现在不同了,现在公交车、出租车、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出行再也不用费劲蹬自行车了。”冯怀志说。如今,全区的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私家汽车也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出行工具。今年,绿色号牌的新能源汽车也纷纷驶上了大街小巷,成为了装点港城街巷的新风景。
编辑:王剑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