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扬 薛飞
抓住软件产业发展的契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软件产业既是突破口,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增长极。8月28日上午,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我市举行。期间,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龚晓峰,他对秦皇岛发展软件产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龚晓峰对我省软件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河北是传统产业大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工业总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六位,拥有100多个省级重点支持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庞大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必将为河北未来的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提供广阔空间。
龚晓峰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区域概念会淡化,很多软件企业和从事该行业的年轻人不一定非要到一线城市发展,因此,发展软件产业,秦皇岛是有机会的。下一步,秦皇岛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发展软件产业,要在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中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资源、引进龙头企业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发展软件产业,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基础,让他们真正落户在秦皇岛才是关键,为此,秦皇岛要积极发挥宜居宜业的招智引商优势。”龚晓峰说,年轻人希望在过上舒适生活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价值。在大城市,从事软件行业的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不够大,然而来到河北、来到秦皇岛,生活成本和创业成本降低了,他们也有机会成为这个城市软件行业的领军人物,何乐而不为?秦皇岛可以发挥自己的城市魅力,借机成为软件产业创新创业的乐土。
“出席这次大会的很多软件企业表示愿意来秦皇岛投资,他们亲眼看到了市场机会和投资环境。但机会不是白给的,秦皇岛要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和人才解决问题,要以做事的心态贴心为企业服务,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龚晓峰建议,在吸引各类软件人才中,我市要创造良好发展软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软件企业和人才的专业化服务需求,同时要细化需求、优化供给,这样才会找到产业聚合点,营造各类软件企业齐聚秦皇岛的氛围。
“在培育软件产业工作上,秦皇岛要了解自身发展软件产业的弱势,深化对软件产业发展规律的理解。软件产业发展是有规律的,秦皇岛要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规划和政策,包括医疗、住房、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税收、金融等有利于软件企业、软件人才和软件项目落户的政策,吸引软件产业集聚发展。”龚晓峰说,“现在的人气就是以后的财气,现在的思路就是未来的出路,所以,秦皇岛要找准定位,多听听企业心声,搭建各种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当前,软件信息服务业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京津地区有一些企业可能就会转移到周边的城市,龚晓峰希望秦皇岛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此外,软件产业自身升级是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智能制造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的,软件产业具有渗透性和带动性,可以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投资方式、贸易方式等,秦皇岛要把握软件产业与其他行业,特别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机会,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集聚和发展。
编辑:郭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