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本地 > 文章详情
聋哑女孩李佳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晚报爱心基金”继续资助……她说,一想到晚报就安心!
2019-09-03

记者杜楠

9月1日上午10点,李佳走出长途客车站,冲着迎接她的记者开心地挥手。拖着两个大行李箱的她满脸笑容,在微信上打下一行字:“姐,我做到啦!我自己来的。”

去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偶然认识了聋哑女孩李佳。老家在青龙满族自治县邢厂村的李佳自小成绩优秀,在青龙特教学校上学时名列前茅,非常想到市特教学校上高中。由于教学进度的差异,如果李佳到市特教学校继续学习,还需要再上一年初三,因家庭贫困,她不得不打算放弃。

得知情况后,“晚报爱心基金”决定从2018年起每年资助李佳5000元钱,供她到市特教学校继续学习,直到高中毕业,爱心款将全部用于她在市特教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去年9月,也是在这样风和日丽的早秋,记者驱车赶到李佳家中,接她到位于山海关的市特教学校报到,用资助她的第一笔“晚报爱心基金”为她缴纳了生活费等,李佳被老师安排到初三班级。

在青龙没接触过英语,入学第一次考试李佳才考了26分,急得上了火。她向班主任王志华表示:“老师,我一定要追上来,晚报的哥哥姐姐这么帮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几乎所有不回家的周末,李佳都在默默练习素描和英语,仅仅3个月后,她在英语测验中考取100分,进步巨大。

初三第二学期开始的时候,本报记者同样送李佳去学校报到,用“晚报爱心基金”为她缴纳生活费等,剩余的爱心款也全部用于她的学习和生活。

经过一年学习,李佳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升入市特教学校高中,她将好消息第一时间告知了记者。得知“晚报爱心基金”还要继续资助她直到高中毕业,晚报记者要继续送她去报到,李佳这个暑假过得特别开心。

前几天记者跟李佳沟通,准备开学当天开车去家里接她,李佳在微信上发来好几句:“不用,不用。”她告诉记者,这一年爸爸带她坐过几次客车,她想尝试一下自己独自乘车,这样爸爸外出打工时就不用麻烦记者接送了。

“我说我能行。”当天上午,记者在客车站接到李佳,开车送她去学校,路上李佳兴奋地发过来这样一句话。上午10点多到达学校,记者用“晚报爱心基金”资助的钱为李佳缴纳了高一上学期的伙食费1510元及学习资料费200元。

随后到宿舍整理床铺,再次见面的同学们都很高兴。上午11点多,几个同学约李佳去超市买生活用品,看到她和同学相处融洽,记者放心地离开了。

回程中,记者接到李佳妈妈李金兰的电话:“佳佳说了,一想到有晚报这个靠山就安心,啥都不担心了。”李金兰有些动情地说,晚报改变了佳佳的命运,多少言语也表达不了对晚报的感激之情,希望晚报越办越好,她和家人会一直记着晚报的恩情。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