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应急管理 > 文章详情
党的好政策,需要我们落实到一人一户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王家喜入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2019-09-19

金秋九月的青龙锥子山,

花浓果香,

空碧气爽。

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郝杖子村是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村,就坐落在锥子山脚下。这里山美水甜,人热情浓,就是山脚下“巴掌梯田”的耕作,制约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步伐。

9月18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王家喜前往郝杖子村走访调研,走进村民家中,坐在村民的炕头上为他们的“发愁事儿”想辙支招。

听随同调研的工作人员讲,72岁的村民王素侠前段时间遭遇车祸,生活极为不便,王家喜当即决定先到她家去看看。此时的王素侠仍养伤在床,依靠儿子周仲达照料。王家喜不愿打扰老人休息,小声地向周仲达询问老人的病情和生活起居情况。

目前经过治疗,王素侠的伤情有所好转,现在可以依靠拐杖够勉强行走。但老人毕竟年岁已大,平时生活就已经相当拮据,现在又需要周仲达照料,折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党的好政策,需要我们这些人来落实到一人一户。”

了解情况后,王家喜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嘱咐驻村工作组的同志:

“一定要多伸把手,和村干部共同解决好老人的困难。要把精准脱贫的政策吃透用足,让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惠及每一个贫困群众。”

一家再难,众人相帮不再难。听到王家喜说要亲自操心协调母亲的事,周仲达怎能不激动!真诚的承诺,坚定的目光,使他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

离开时,周仲达送王家喜走出家门好远,不善言辞的他紧紧拉住王家喜的手,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激和不舍。

村民王利艳的家里笑语不断,一片轻松和谐的气氛,她眼里的“贵人”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你家的房子建的真不错啊!”王家喜由衷地称赞道。

“还不是国家给了我们好政策,现在的日子真是好多了!”说起话来,王利艳一脸的幸福。

“嫂子是村里有名的实干人儿,他老公现在还在地里干活,两口子整天地起早贪黑,利用市里、县里的扶贫支持,两年前就把新房建起来了。”驻村工作组组长马春生对她家的脱贫历程了如指掌。

“家里还有啥操心的事不?”拉家常中,王家喜有意识地多了解一些情况。一句问话,又掏出王利艳不少心窝子话。听她讲,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有正式工作,现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打工,看着是比在村里收入要高很多,但飘荡在大城市,刨去吃住费用基本不剩啥,还是希望儿子能在自己近边找个稳定点儿的工作。

“咱们河北省正在招募消防员,也需要有文化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你儿子情况符合基本要求,快给你儿子打个电话说说。”一个电话过去,母子俩都兴奋得不得了。不一会,电话又回过来——“王局长,您说的报名网站是哪个?”接下来,招募政策、标准要求、如何报名、注意事项等等,王家喜不厌其烦又详细嘱咐了一遍。

“多亏了王局长来家坐坐,不然我们怎么能知道这样的好消息!孩子的事有着落了,家里还能再有啥操心的事!”王利艳一口一个“贵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建桥经费我已安排好,你们要抓点儿紧,务必在入冬前解决这个问题。”建桥是王家喜操心的另一件事。郝杖子村八九组村口主干道原来就一个破旧的涵管,雨季到来时通行很不方便。如果能建个桥,将给全村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带来便利。王家喜此前为这事专门来村勘察了一趟,这次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安排。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精准扶贫工作做得到不到位,关键还在我们党员干部,要心里始终揣着群众的事,屁股始终坐在群众的板凳上。

在驻村工作组驻地,王家喜听取扶贫工作进展汇报,与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忠文沟通意见。

郝杖子村的变化,既让他感到欣慰,但一人一事的实际问题还不少,又平添了不少的紧迫感。

精准扶贫攻坚是一场硬仗。王家喜坚信,只要有一批干事的党员干部,群众就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只要能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就一定能帮助群众早一天脱贫致富。

报道:石鑫   监制:任崇生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