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伟
6月1日凌晨1时15分,沈汝波同志去世了。可是直到6月3日早上的遗体告别,看到他头戴绿军帽,身覆鲜红党旗,静静地躺在棺中,我才真切意识到,他永远地离开了家人,离开了“党义服务站”,离开了“党义爱心团队”,离开了他生活了35年的城市。我们永远地失去了这位好党员、好同志、好市民,我的内心十分悲痛!
沈汝波的一生极为平凡。1960年出生,1978年参军,1981年入党,1984年退役,到秦皇岛市蔬菜公司工作,2003年下岗开理发店。
沈汝波的一生又极为不平凡。1978年在“学雷锋标兵”老班长影响下,40年如一日,为群众做了11万多件好事。他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由他一个人的“党义理发店”,发展成10多人的“党义服务小组”,发展到300多人的“沈汝波学雷锋志愿者爱心团队”。队员中有工人、农民、军人、干部,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他们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沈汝波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最美退伍兵”“平民偶像”,是秦皇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河北省道德模范。
沈汝波的一生,和很多人一样经历了各种变化:职业变化,从军人到国企职工再到个体经营者;政治面貌变化,由群众到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家庭身份变化,从为人子到为人夫、为人父;身体变化,从强壮健康到身患癌症,到卧床不起……
然而他的信念、精神始终不渝!
——志向不变:1978年立志“这辈子要做10万件好事”。这中间,有人赞扬、有人鼓励、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谩骂,他却岿然不动!
——宗旨不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永远为党尽义务,这才有了“党义理发店”“党义服务队”“党员义务巡逻队”,才有了2万多个“正”字、11万多件好事;
——责任不变:与沈汝波同志多次交流,我强烈感受到他的责任意识。他始终认为,作为军人、党员、公民是有责任的,必须勇敢地担起这个责任,这个责任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这是天职,根本不需要提醒和监督!尽不到这份责任,就不配拥有这个身份!所以,他因有理发之长主动要求下岗,把机会留给别人。他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遇到谁困难就帮助谁;
——行动不变:2015年好事做到7万多件时,他身患癌症,还念念不忘自己有2万多件好事没做。我劝他休息一下,剩下的2万多件好事发动党员帮他做。他说:你们做的算你们的,我要自己做完10万件好事。年初省两会,他已经几乎不能说话了,劝他请假,他坚决不同意,在往会场走的路上,我看到他艰难地弯下腰,捡起路边的纸屑和烟头。今年5月4日,已经依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最后一件好事:向来探望他的患病的志愿者李永花捐出500元治疗款。行动是沈汝波的生命,他用一生对“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沈汝波同志的生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在秦皇岛人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我们会永远铭记他,我们会永远纪念他,而纪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行动!
2015年10月,我提出“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后,先茂里社区党支部、海港区委立即行动起来,凝聚带动了一大批群众。2017年6月市委发出通知,在全市深入开展“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活动,一年多来全市超过60万人次投身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极大地改变了秦皇岛的面貌,秦皇岛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这说明,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我们更应该学习沈汝波,以更多、更好、更长久的效果告慰沈汝波同志的英灵!
一要“接力”。沈汝波接力于他的老班长,他的老班长接力于雷锋。接力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民族、国家和政党如此,城市、家庭和个人也不例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接续奋斗”,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每项工作都接力向前。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就是一部接力史、接续奋斗史,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来源于不断接力;170年马克思主义政党和97年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也是一部接力史。《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宣告了“为人民”的宗旨,极大改善了人类社会。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被围堵追杀还是掌握全国政权,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在迈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的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源于不断接力,我们的使命、方向和力量同样来源于不断接力。
秦皇岛今天的一切成就,来自于接续奋斗。接不接得过来,能不能再增加一份力量、传递下去,对我们是一个考验!
二要“为民”。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的宗旨性质没有变化。人民的立场是我们的根本立场,人民的观点是我们的根本观点,人民的利益是我们的根本利益,我们不应有同人民矛盾的、不一致的、额外的利益。“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民,首要的就是学习好十九大报告。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民,要始终牢记责任、履行责任。作为党员、干部,对人民是有责任的,不能忘记责任,不能推卸责任,更不能敷衍塞责。要以明责尽责为荣,以忘责失责为耻。为民,要不忘本来、不忘初心。无论你是什么职务、是什么身份,无论你何时何地,不要忘了我们来自人民,也是群众中的一员,千万不要高人一等、搞特权,人为地割裂与群众的血肉关系。想不想、会不会、能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宣传、服务把他们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跟党走,对我们是一个考验!
三要“做好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做好事”是贯通其中的共同点。人人都希望做好事,做好事会增加物质财富,让很多遇到困难的人得到帮助、渡过难关,使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做好事会增加社会正能量,让社会更温暖、更幸福、更快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好事也会提高个人修养,净化心灵,使个人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人人都能做好事,做好事不分大小,像沈汝波帮人理发、按摩,像北戴河区“烟头革命”,像“清洁海滩”“全民洗城”,每天发生的扶老人过街、为游客指路等都是好事。由此看来,做好事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选择问题。地方党委政府、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做好事”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当然,做好事是有成本的,是要有所付出的,有时间成本、体力成本、财富成本,还有社会评价导致的心理影响等成本。成本付出恰恰是意义之所在。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习总书记说,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可见,能不能做好事,去不去做好事,能不能一直做下去,对我们是个考验!
三个考验说到底,是我们面临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经受住考验,就必须树立“四个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改起,从群众最满意的事做起……最现实的,就是把沈汝波同志当作一面镜子,“吾日三省吾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是我们对沈汝波同志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