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网 > 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文章详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印尼归侨邹德生:祖国才是我的归宿
2019-10-10

记者 马朝

    “悠悠岁月回头望,人生路,漫漫长。青春无悔,漂洋回故乡。叶落归根爹娘愿,为信念,鬓飞霜。  畅然清净享夕阳 ,儿孙孝,国运昌。欣逢盛世,知足喜洋洋。读书看报懂世情,明是非,不迷茫。”
    9月19日,印尼归侨邹德生老人在家中为访客诵读了这首自己创作的《江城子·回头望》,并在笑谈中叙述了他与祖国多年来的故事。
小小少年
乡愁满怀
    1938年3月,邹德生出生于印尼西加里曼丹山洋口市,在那里,他与父母兄姊共同生活了10年。“山洋口市是一个唐人化的城市,小时候读书,老师教的都是华文,学的也都是华文知识。”受父母和爱国人士的影响,邹德生很小就知道,中国才是自己的根。
    新中国成立后,远在印尼的华人侨胞得知祖国欣欣向荣,大伙儿爱国热情尤为高涨。1952年8月,初中还未毕业的邹德生和三哥邹水富以及60多位同乡毅然离开父母亲人,组团回国。一行人先坐小货轮到雅加达,再乘坐轮船抵达香港。到了当时的英属殖民地香港,海关并不友好,督促他们尽快离境。没有休息停留,他们只得匆促乘火车赶到深圳罗湖口岸。通过罗湖桥时,看到五星红旗在不足百米的对岸高高飘扬,旧中国时代飘零海外的游子之情、抵港时被歧视的屈辱感、父母、师长的教导、早已孕育心中的爱国情怀一齐迸发,邹德生与同伴们内心激动,发自肺腑地喊出:“亲爱的祖国母亲,孩儿终于回到您的怀抱了!”
    回到祖国后,祖国人民的热情接待,让少年邹德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此后,邹德生在广州先后读了初中、高中,并正式成为中国共青团团员。1959年8月,邹德生考入暨南大学生物系五年制本科,1963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工作。也就是那时,邹德生开始了在秦皇岛的生活。
参加工作
为国效力
    学成于胸的邹德生跟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满怀豪情地奔赴祖国大地,参与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中去。可参加工作后,邹德生先是受到“四清”运动的影响,回到单位不久,“文化大革命”又接踵而至。从1963年至1971年的这段时间,用邹老的话说本是搞学术、搞科研的最佳阶段,却成了他学非所用、碌碌无为的一段时光。至今邹老依旧为虚度光阴、为国家的损失而倍感遗憾。
    不过,在这期间对邹德生个人而言也并不是全无收获。他到过农村劳动,下过煤矿挖煤,在芦台五七农场学会了插秧、割稻等农活儿,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磨砺了自己的意志、丰富了生活的技能,并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68年,邹德生与爱人结婚,1971年重新分配回秦皇岛渔业公司,直到1979年再次进入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工作,邹德生才正式开始他的科研生涯。
    工作期间直至1997年退休,邹德生参与的“河豚毒素提取工艺”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参与的“海蜇提干新工艺”项目研究,获得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三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河豚甘油制剂及其镇痛等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项目的研究,获得河北省水产科技进步一等奖。
退休养生
怡然自得
    邹德生老人在秦皇岛已经居住了56年,他的一生不仅亲身经历了祖国的命运多舛,也见证了秦皇岛的日新月异。初到秦皇岛,让说了11年粤语、吃惯了粤菜的邹德生颇为不适。刚下火车,邹德生就纳闷儿,怎么车站建到郊区了?看到灯塔的光亮,邹德生以为那里才是城市中心。“还有第一次吃到窝窝头,实在是有些咽不下。”回忆起当时的种种,邹老总是说着话就哈哈大笑起来,也让访客忍俊不禁。
从刚参加工作时的单身宿舍,到结婚时的一间小屋,再到1974年河东的两间平房,直至1984年邹德生一家搬进楼房,住宅的变化印证着城市的变迁。秦皇岛也从“一个警察一条街”的小城,变成如今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都市。
    周末闲暇,爱好运动的邹老和爱人就会与太极拳友来个户外游。蟠桃峪、董家口、温泉堡、圆明山、园博园、海滨木栈道……走过的地方多得数不过来。无论是回印尼探亲、还是回到广东揭西老家,邹德生都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不错,很知足。
尤其是看到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编辑:郭小溪 戴山 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终审:马力 张晓阳

秦皇岛新闻网报料:0335-3912131,秦皇岛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