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学水 杜楠 摄影报道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87岁的刘福全一身军装,守着电视看阅兵仪式。当看到海、陆、空等各个方队依次接受检阅时,这位老兵激动得一次次湿了眼眶。
“解放军进了山海关,好像猛虎下了山……”9月30日一见面,刘福全就为记者唱了一首战争年代的歌曲。老人面色红润,声音嘹亮、思维活跃,只是有些耳背。几十年前峥嵘岁月的经历随口就来,因为从未忘记。
刘福全少年时生活在哈尔滨,家人被地主剥削严重,常常吃不饱饭。1947年9月,听说“解放军要解放全中国,让全国人民都有吃有喝”,14岁的刘福全毅然参军。他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成为一名步兵,开始了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的战争岁月。
刘福全随军先后参与了辽沈、平津等战役。在黑龙江双城战斗中,刘福全身边的8个战友全部牺牲;塔山、黑山阻击战后,当初一个屯子出来的29位战士只剩两位。战争如此残酷,那些温馨回忆更加难忘。“全团1800人,就一个文化教员,教我们唱歌,那歌太好听了。”和兄弟们一起唱歌是刘福全在困苦岁月中的精神支撑。
一次战斗中营长负伤,背着营长撤退的刘福全被炮弹震得坐在地上。他迅速爬起来,背起营长又开始跑。等终于跑到卫生所,护士一句“小刘,腿怎么了?”刘福全这才发现大腿处鲜血直流。毕竟岁数小,他大叫一声瘫坐在地,护士赶紧把他扶到另一个担架上。“没麻药,嘴里咬一根木棍儿,生生把弹片挖出来了。”
渡江战役时,天上是国民党的飞机在轰炸,江里是炮舰在拦截,解放军的1万多只木帆船面临双面夹击。刘福全乘坐的船被击沉后,他将背包和枪举在头上,跟着前面红旗游过被鲜血染红的江水,才顺利上了岸。“下江南,下江南,人不歇脚马不停蹄,全国人民得解放”,渡江后学的这首歌老人特别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10月,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刘福全所在部队正在广西与白崇禧交战。后方战士骑马赶到前线告知时,战友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此后,刘福全作为炮兵又参加了抗美援朝,1958年支援北大荒,后转业到我市烟机公司。
柜子上摆放着一张刘福全和爱人年轻时的合影。那是1955年,刘福全被授予少尉军衔后,看电影时结识了当时在师范学校读书的爱人。“她放弃了稳定的老师工作,跟着我到处跑。她是校花,可好看了。”刘福全说着笑了。走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亲眼见证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如今老人心中无限甜蜜。